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
推荐一本书,带你看懂文学故事

推荐一本书,带你看懂文学故事

作者: 雪夜闻笛 | 来源:发表于2017-05-25 18:30 被阅读155次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们大多数都会有类似感觉:

    看过上百部文学作品,记得作品名称的很少,而能记得主角名字的则少之又少。

    偶尔有几部作品令你印象深刻,但要与人聊起来,似乎能聊的只有支离破碎的情节。

    那么,有没有一本书,能带领我们从“热闹”中看出“门道”呢?

    也许《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带你看懂文学作品的门道。本文基于新浪网友李则茜Cici的笔记内容做了分类整理(补充:孔夫子网上有售)。概要如下:

    图1.内容概要

    文章篇幅略长,敬请耐心阅读。

    01 文学中的三个概念

    福特斯在前言中就说到,讲文学有文法,要勤加练习来识别和理解。那么,所说的“文法”有哪些呢?

    文学概念之一:互文性,即“世界上只有一则故事”

    其表现形式是模仿或者故意不模仿。所有你看过的电影都是由看过其他电影的导演拍摄的,而这些导演看过的电影又都是其他看过其他电影的导演拍摄的,像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推,最后所有电影都会连接在一起。

    第五节至第九节,讲的是文学写作中的互文(一种写作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已知的写作模式就好,时常会看到熟悉的老朋友。比如,很多作家都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或者《圣经》中或希腊罗马的神话中的故事,或者引用或是改写儿童文学,将角色或内容引入自己的故事中。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作者普遍熟悉他们,可以省却引用之后写注释的麻烦。

    文学概念之二:原型,又称为“模式”(借用荣格提出的概念)。

    主要指以神话为基础衍生出的模式。但是原型的神话找不到,是否存在原型的神话也是迷。是从一个独立的神话中衍生出各种故事,还是从各种解释宇宙和人类故事中繁衍出神话?先有独创主神话故事才有仿作还是仿作累积变化成现在的神话?重要的是大家都在引用神话原型及其变体。

    文学概念之三,文史不分家(第二十五节)。

    若想合情合理得了解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写作时候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作者的个人背景。“解构”是将怀疑精神发挥到极致,解构主义者怀疑文学作品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目的在于让整部作品的意义分崩离析,显示作者毫无驾驭文本的能力。

    02 文学作品中讲故事的意象

    图2 文学作品讲故事的常用手法

           一、环境因素

    第一,自然意象的隐喻。

    天气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下雨可能是情节需要(人物一起躲雨),气氛使然(雨天显得朦胧、神秘、孤寂),表现人物平等(雨水大公无私得落在所有人身上),体现洁净的功能(正式成为基督徒的仪式是“受洗”),也有复原的功能(雨水让人联想到春天)。彩虹,象征天地之间和平共处。雾,表示恍惚迷离。而雪,则是荒凉沉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但也好像会招手邀请你去玩,既洁白又污秽(落地隔一阵子以后),既严寒又温暖,怎么写都有可能。

    关于地理位置

    地点很重要。无论地点高低、远近、东西、南北,诗歌和小说中的地点都具有重要意义,时间和空间透露了历史、心境和果报。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地方的经济、工业和人心都会塑造人。地点可能会说明文字的主题、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甚至地点本身就代表着特定的角色。

    地形也重要。低处有:沼泽、雾气、黑暗、原野、炽热、不适;高处有:冰雪、纯洁、空气稀薄、视野清晰、孤独、死亡。

    关于季节的寓意

    季节最基本的寓意包括:春天代表青春和童年,夏天象征成年、热情、恋爱、成就,秋天代表中年、衰退、疲惫、丰收,冬天代表老年、悔恨、死亡。但是为了让这些象征鲜活有趣,它们也可能被用来颠覆或反讽。春天可能另有所指,夏天可能闷热难耐,秋天可能恬淡闲适,冬天可能让人瑟瑟发抖。比如反讽经典六月飞雪的《窦娥冤》。这样看来,小时候语文考试分析古诗并不是胡来啊,分析文学作品遵循一样的道理。

    而且,季节也可能不点明。比如文中说采摘红苹果,那肯定是指秋天而不是春天。看到《仲夏夜之梦》、《冬天的故事》就可以对剧情走向有个相对合理的猜测啦。

    第二,天下文章多少都和政治有关。

    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氛围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作品。并不是社会控制作者的思想,而是作者提笔写作时正是处于那样的社会氛围中。文学作品要么谈社会问题,要么谈社会问题的解答,例如权利结构、阶级关系、社会正义、个人权益、两性互动、种族关系等。

    主流宗教对整体文化的影响很大。无论作者信不信教,该宗教的原则和价值观都会渗透到文字中。要读通美国或者欧洲文学,要对《新约》和《旧约》有粗浅的了解。读时要把自己的信仰放在一边,站在作者的宗教大环境下理解他的作品。作者塑造宗教形象化身和互文性相关,想强调或反讽。不同宗教背景下作品的不同体现在:个人在社会的角色上、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和女人在社会的参与程度上。常以用典和类比的方式展示互文性。

    暴力不只是暴力。暴力分两类:第一类是角色之间相互伤害,包括枪杀、刺杀、扼杀、溺死、毒死、饿死、乱棒打死、引爆炸弹、肇事逃逸等。第二种是叙事暴力,作者为了情节铺陈或展开主题,将死亡和磨难带入文本之中。推理小说例外,推理小说里面人的死几乎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情节推演。暴力的意义比雨和雪复杂,只能确定暴力不只是暴力。作者很少为了暴力而暴力,也很少直截了当呈现,要思考:乖舛的命运就故事主题而言有何意义?其他惨死的著名角色或者神话人物还有谁?暴力形式那么多种,为什么选这一种?可以从历史、政治、社会、角色心理困境或灵魂哭喊的角度寻找答案。

    第三,特殊的表达形式。

    十四行诗,节奏和音韵的美。通常,十四行诗每一行是十个音节,十个音节宽度加和使诗的整个形状接近正方形。前八行为一个整句,押一套韵脚,表达一个意思,后六行为另一个整句,押另一套韵脚,表达另一个意思。十四行诗这种形式短小精悍,巴尔斯说:我没能写得短一点,实在是因为没有时间。

    二、特殊人物

    鬼不只是鬼,吸血鬼不只是吸血鬼(第三节)。吸血鬼指真的吸血鬼或者所有剥削者(做害人利己的事,满足一己私利不顾他人生死的人)。吸血鬼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会喃喃自语:为了长生不死,我必须榨干他人的精力,反正这些人的命又不值钱,只有我的命才最值钱。吸血鬼故事的五大要素:代表陈腐价值观的男性长辈、含苞待放的青春少女、少女的青春活力和贞洁遭人掠夺、男性长辈重获新生、少女遭人摧残或惨死。

    异于常人的外表。畸形的外表和身上的伤疤有可能不重要,疤只是疤,驼背只是驼背,短腿只是短腿。但异于常人的外表引人注目,而且可能隐含了作者想表达的心境和主题,毕竟写正常人比较好写,比如某个人在第二个章节跛脚,就没办法在第二十四个章节赶火车了。所以要留心。

    瞎子。当作家在文本里安插了一个盲人的时候,他既要考虑到这个人的言语动作,还要顾及到这个人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这些动作都要符合该角色看不见的事实,这很麻烦,所以这样的设置必定大有文章。作家显然想强调另一种“盲目”和另一种“眼力”。比如“眼盲心不盲”或“心不盲眼盲”。文本中出现眼盲、眼力、黑暗、光明之类的字眼,或瞎子、瞎猜、眼罩、盲巷、百乐窗(blind音译)等意象,十有八九是在比喻另一种“盲目”和“眼力”。不过“看得见”和“看不见”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的议题,提出以上标志与否是直说和影射之差。为了直说得更引人注意,瞎眼角色总很早出场。

    三、非常事件

    每趟旅程的目的都是追寻(第一节)。追寻类的要素包括:追寻者,目的地,声称前往目的地的理由,沿途的试验和挑战,前往目的地的真正理由(了解自己)。那么,如何辨认呢?一般而言,只要主角被派去某地做某事,十之八九可以将这部作品归类到“追寻”文学。

    聚餐一定有理由。只要是一起吃饭喝酒,就算是聚餐礼的一种。一起用餐表示友好。因为吃饭场景难写且写起来无聊,如果写,一定有理由。要么是一群人好好用餐表明和平共处,要么是饭没吃好不欢而散表明要剑拔弩张(鸿门宴),性爱无法搬上大荧幕,用饮食镜头代替,效果更好。比如电影饮食男女。

    飞行及飞行的意象代表着自由,如禽鸟、羽毛等。自由不限于摆脱某种处境,只要放下负担都算是自由。飞不起来或者飞到一半掉下来就是不自由。有时会用飞行来象征灵魂自由,比如有“灵魂展翅飞翔”这样的说法。作者也常使用反讽技法来颠覆读者先入为主的对意象的理解。

    所有的溺水都各有目的。作家将角色丢进水里是为实现梦想,或是为了驱逐恐惧,或是为了探索可能性。水常作为死亡和重生的媒介(人从羊水中出生)。新的信徒必须完全潜入水中,淹死旧的自我,才能成为全新的基督徒。所有的淹死都各有目的:让角色顿悟,探索暴力、失职、内疚、或让剧情更复杂。

    关于sex的象征。长矛、刀剑、手枪和钥匙代表XX, 圣杯和碗代表女性的XX。X的场面常由海浪、窗帘、篝火、烟火来助兴。这样故弄玄虚而不是直接描写,一部分由于历史因素不能直接写,另一部分是由于暗示比尺度全开更具多层次的意义,比如可以保护孩子纯洁的心灵也能让读懂的人会心一笑。关于sex最撩人的写法是,写遍事前事后,就是不写过程,通常解开第一颗纽扣的下一幕就跳转到事后。故弄玄虚的描写反而是在X,X真实的场景(诡异的或两情相悦的都有可能)反而另有所指,可能是表现快乐、牺牲、服从、反叛、哀求、主导、启发、听天由命等。

    关于疾病的隐喻

    文学作品中提及疾病的挑选原则如下:1.疾病生而不平等,不是说在生活中常见的就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二十世纪时生活中常有但难以启齿的霍乱梅毒就没有在作品中出现过。2.犯病的样子要赏心悦目。3.病因要来历不明。4.富含象征和隐喻(此条为最主要考量)。

    比如肺痨病,犯病不停咳嗽的时候有病怏怏的病态美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当作者直陈暗示某角色具有痨病时,除了描述事实之外,更多是想暗示该角色的性格背景。医学不发达的时候,作家还喜欢用发烧,生怪病来含糊其辞,用来表明命运无常,命运多舛,神旨不可测或者作家文思枯竭。

    而心病是最具诗情画意和隐喻的病。心是孕育感情的地方,比如人们常说心跳,心痛,心碎,心要爆炸,铁石心肠,甚至说人物患有心病(包括心脏病等)。小说中若人物有心脏病就可以开始寻找该病背后的含义,反过来,心理有问题的人物最后也很可能酿成心脏病。

    03 三个技巧

    象征和寓言的使用。梁文道在节目“开卷八分钟”关于《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的总结很精辟,即

    象征是什么?绝大多数象征都不只有一个意义,一般的象征都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只有一个象征意义的只有寓言。

    象征的意义往往含糊不明,读者的阐释空间大,阐释内容因人而异,和阅读经验、教育程度、种族、阶级、信仰等都相关。有人偏好从形式主义的角度阐述,有人喜欢从作者的生平来分析,学界鼓励大家从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角度来阐述同一文本,这是文学研究的乐趣所在。不仅是意象或是物品可以用来象征,事件或是动作也有象征意义。比如《动物庄园》中用很多无名的狗(EMINEM)象征拿破仑在动物庄园实施暴力统治的工具。

    所有的技法里反讽给人的印象最为震撼。比如路这个意向代表了旅程、追寻、发现自我,可如果这条路哪儿也到不了,或者追寻者决定待在原地不肯上路呢?反讽如同变奏,重点在于偏离读者的期待,从而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感。只要反讽登台,其他意向都得先退场。

    第二十七课,阅读一篇小说,以此检验读书的效果。用前面所学的文学文法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感觉,很像新SAT写作,带着分析ethos, pathos, logos的各种方法来分析议论文。

    04 写在最后

    也许有人会问,解析文学作品的意义何在?我觉得其意义在于,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能更从文学作品中领略更多的乐趣。

    05 感谢

    近期做关于读书方法的主题阅读时,看到托马斯福斯特的《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相关的笔记,就立马决定买了。但苦于某些书籍在亚马逊网店已下架,而现有的文中细节略少,一直感觉未尽兴。幸好,在百度上发现其他网友读过,才让我小小的心得到满足。感谢网友的分享精神,也希望正在看文的你喜欢这本书,并能由此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我是雪夜闻笛,drawme的写作平行空间。在阅读与成长的路上,一直与你同行。


    相关的文章,包括:

    厨房小贼的2篇,《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1 2 3》教你读懂文学的27堂课4/5

    爱读书的高博士《掌握这六类方法,轻松读懂文学书的套路(附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荐一本书,带你看懂文学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h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