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围棋接孩子下课,由于老师拖堂,我看到有一个妈妈站在门口一脸的不开心,而且还不停的叹气。
她是我老乡,我们以前聊过的,平时大家都忙,最多也是点头打一个招呼。可是今天孩子还没下课,站着也是站着,我忍不住问了她一句:“今天看上去,你的心情不是很好?”
她苦笑了一声道:“今天和我先生吵架了!”
后来问清原因之后才知道她先生和她吵架的原因是因为先生觉得孩子只听妈妈的,不听爸爸的,让他很生气。
我听后,也跟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就没再说什么。
她这样的事,在生活当中经常见。
有时候孩子只听妈妈的,爸爸恼羞成怒就跟妈妈吵架,我为这样的老爸难过。人与人之间的尊敬是靠平时积累的,并不是在你发号司令的那一刻产生的。
孩子听妈妈的,那是因为妈妈真的为他做得不少啊!
首先十月怀胎就不用说了吧!生他下来,给他喂奶的时候,我到现在还记得,孩子每次喝奶之前,他都会用很大的力气咬住奶头,每一次我都是痛得眼泪都出来。
后来他再大一点喂饭,扶着他学走路,给他读书,陪他画画等等。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随着他长大,你有没有跟着他一起成长。
我是跟着我儿子一起成长的,他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我除了工作,其他时候都在看书。所以他有时候做某些奇怪的,对某些人不能接受的举动时,我能接受。是因为我在书里看到,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孩子就会干一些你不能理解的事情。
像他小的时候,很喜欢扭盖子,把那些化妆瓶盖子全扭开,当他扭不回去的时候,他会哭。但他并不是想要化妆瓶里的化妆品,他只是想扭盖子而已。其实他是想在锻炼他的感知。
还有,孩子从几岁到十几岁了,他有好好的路不走,就想去那些不平的路,或者高出路的建筑上走,这也是因为他这个年龄段喜欢干的事,我也从来不干涉。
像这样的事,不计其数,家里的人老说我惯着他,其实不是,而是他这个年龄阶段就喜欢干这些事,等他大一些了,他自然就不会玩了。
在家里,我儿子还是喜欢听我说,而且我说什么,他都听。而这些一套套的,我都是从书里搬来的。
所以人还是要多读书,只有你知识面广了,说出来的东西才会实用,别人才愿意听你说。
就拿樊老师来说吧!他以前一直跟企业家们讲管理,讲创业等等。有一天,有几个很能赚钱的学生就很不服气:“一个穷教书的,居然在这里教我们做生意,自己没钱还去教我们有钱人去赚钱,这不是笑话吗?”
估计那一次樊老师也是被他们气得不轻,他居然决定去创业,他当时甚至还说:“如果这次创业不成功,以后这管理,创业之类的课不要再上了。”
用今天的事实来看,他教的管理,创业有用吗?不只是有用吧!他所说的每句话都成了经典。现在的樊老师肯定十分感激当年那几个对他嗤之以鼻的学生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跟某学员沟通时:“最近您表现突出,我们班准备给您颁奖,不知道奖状上写哪个名字合适?”
我以为他会用他的真实姓名,我是知道他真实姓名的。但是他的回答让我不止大跌眼镜,更让我意识到樊老师到底有多牛,他回答:“樊X!”
看到了吗?不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也不用昵称,居然借用了樊老师的姓。我是知道他父母都不姓樊。
尊敬是哪里来的?靠你积累来的。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以前说话,对方总恨不得马上挂电话,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告诉我他得挂电话了。
最近有很多人就想我多陪他聊一会儿,因为他觉得我说的话总能给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方说我能一眼看出他的问题,能戳中他的要害,抓得出他的重点,能解决他的问题,等等。
有时候,开会,我的上司等到有等到我去,然后问:“懒猫,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或者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有一次我觉得太奇怪了,为什么不问别人,只问我?她说:“你考虑事情全面,而且你经验丰富。”
我说我在网上搞运营也不会超过一年,哪里来的什么经验。他们有人就说,完全像一个老运营。那只不过是我这些年在书里积累出来的。
还有就是有时有些人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更不用,所以总处在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一点点,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就如一些搞笑的爸爸,自己平时不上进,却总想在孩子立威,却经常弄巧成拙。
他去检查孩子的作业,他发现在有道题跟他的不一样,硬是要孩子把答案改过来。孩子拗不过爸爸,于是就改过来了。结果当天考试,孩子得了99,而扣的那一分,正是他爸跟他讲的那个答案。
当时孩子那个气啊,本来就可以打100分的,就是因为他爸爸硬是说他的答案是错的,他听了他爸的,结果答案还是错的。
我看到别家父亲是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尊敬的,而这个父亲经常干上面的事,经常要孩子听他的不,不听还生气。你干了这么多不靠谱的事,你还想要孩子相信你,凭什么?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