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短发已经十几年了,习惯成自然,头发长一点既觉得不舒服,看着又不顺眼。于是理发就成为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起初就在我们小镇上解决。小镇上有好多家理发店,其中有一家夫妻店经营得最好。
老板中等偏瘦,是本地人,老板娘很瘦小,打着口音的外地人。两个人扎起架子日夜工作,辛苦打拼,手艺在镇上也算好的,天道酬勤,他们很快就扩大了规模,赚到钱了。
理发店里重新装修过,多了好几张椅子,也增加了好几个小弟小妹,老板娘抱着小孩在店里进出,看样子是带娃兼管理。老板负責业务。
再去店里剪头发时多碰上生手,老板总在忙,感觉是有意让徒弟练手样,不予接待。一来二去,连着几次都没有剪好,我到市中心另找一家理发店办了会员卡,不再光顾他家理发店了。
市中心是家品牌理发店,环境新颖,理发师的手艺也时尚,而且各是各的价位,你点哪个师府都行,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我在那里一剪就是两年,虽然说价格是小镇上的三倍还多,我也觉得值。
只是每个月往市中心跑,在我这个宅人看来,是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当你利用休息时间专程跑过去,你倾慕的理发师却休息或有别的事不在店里时,人真的要抓狂了。
在我有意重新在家门口解决理发问题时,收到小镇那家理发店老板的微信,信上说为了回溃新老朋友,将会举行酬宾活动,在XXX期间会如何如何……
我去了,两年时间,理发店经营得不错,裝修又上了一个档次,理发师一溜长排,洗头的台子也换了市中心那样躺着洗的。
老板开劈了专门的工作屋,.想老板剪头只须去他的工作间等候就好了。
不想等的话,叫别的理发师也行。
试了几个月,觉得还行,我又回来了,继续在家门口剪。
老板和他带的几个理发师手艺都不错,也不用专门点哪个人,碰上谁算谁。
这真是最理想的状态。顾客得到了方便,老板得到了钱。
老板也是有情怀的人,听说每个月会带领休班的人去养老院里为老人们免费理发。不仅如此,冬天送手套,夏天送拖鞋。牙膏毛巾等小玩意,不值几个钱,但老人们很感念他们的用心,而且一群活泼的年轻人让养老院里老人们的生活也多了些许活力。
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很让人敬佩的,虽然老板夫妻比我们年轻得多,我也不吝赞美之词。
可是不久后老板娘陪读完孩子(估计孩子送寄宿学校读高中了)回归事业了。这次整改动静就大了,租下了理发店楼上一整层,做起了美容,按磨保健项目。
当我们再去理发时,店员会竭力把你往楼上引,似乎二楼才是主业,一楼可有可无。
这样做真有违顾客的意志,让我们想避开他们不再见的想法。自然,正常业务受到很大的影响。
技艺出众的理发师在一个一个的消失,当终于又没有一个人能剪好一个头时,我又要开始下一轮寻找了。
首先申明下我不是哈曰族,但是看到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总不免让我想起日本,想到七八十岁在深山里开民宿的老人,开出租车的老人,种水稻田的老人……
他们做一项事情几乎都是一辈子的事业,兢兢业业,乐此不疲。
反观我们,似乎都太浮躁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