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电视剧《知否》,侵删
版权|文章为原创,搬运必究
看过《知否》的人都知道,这部剧贡献了不少名场面,其中之一就是康姨妈挑唆王氏下毒,明兰为盛老太太讨公道,与王老太太僵持不下。
很多人不满意康姨妈的结局,觉得如此作恶多端的人,一刀了结了她性命似乎过于草率。但在原著里,康姨妈才没有被杀,而是后半辈子都得在慎戒司里度过。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康姨妈的女儿康元儿嫁入王家,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谁知,康姨妈多年作恶的报应,全算到康元儿头上。
01.康元儿瞧不起庶女
康元儿到盛家做客,她自来瞧不起家中的庶子女,仗着是嫡女,常在家中欺压庶姐妹。
这次,她知道明兰收了余嫣然送来的好茶,便阴阳怪气地说道:“看来六妹妹是不拿我当自家姐妹呀,分的时候怎么没我份儿?”
墨兰看不惯康元儿的跋扈:“哟,康家姐姐,我这六妹妹最是实诚,就那么点茶,自家姐妹还不够分呢,自然先里后外了。”
康元儿瞧着墨兰和明兰不顺眼,时时挑拨如兰,当面笑着十分和气,背后却动不动与如兰说她在家中庶出姐妹面前如何威风。每次她到盛家做客,如兰总要和墨兰、明兰置气一阵子。
康元儿看讨茶不成,又打起其他主意:“常听说六妹妹心巧手活,针线上很是得赞,上回我请六妹妹与我娘做的两幅帐子,不知如何了?”
明兰也不客气地回她:“怎么能和表姐家比?五姐姐只有我一个妹子,表姐家却人手充裕,哎呀,五姐姐呀,你若是多几个妹妹就好了,又热闹,又能做活。”
康元儿气得直跺脚。
每次看到康元儿的嘴脸,明兰都庆幸自己不是投胎到康家,不然哪有她的生存之地。
谁知,明兰的话才说完,丫头就进来禀告说底下小丫鬟争新钗之,墨兰便借意说道:“这丫头也太不知趣了,虽然都是一个府里的家生子,
可喜枝老子娘都是老爷太太得力的,哥哥嫂嫂又能干,喜叶娘早没了,老子又是个酒浑虫,如何和喜枝比?便是要比,也悄悄自己配不配?”
墨兰话里话外的意思,提醒康元儿作为外人,手不要伸太长,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康元儿脸色铁青,如兰有些不安,却不知说什么。
墨兰故意撇一眼,接着对喜鹊道:“还有,虽都是姑娘院里的丫头,却各有老子娘,姓氏祖宗都不同,整日盯着别人家的事儿,给两分颜色就开染坊,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了吧。”
康元儿气急败坏地说了几句话,最后与盛家姐妹不欢而散。
其实,康元儿每次到盛家没少讽刺墨兰的庶出身份,康姨妈则是积极劝王氏不要给庶女找太好的亲事,免得将来压制嫡房,两边积怨太深。
康元儿学康姨妈那股歹毒劲,对身边庶姐妹从不给还脸色,总以为仗着嫡女身份,别人都得给她几分好脸色,然而生活狠狠地给了她巴掌。
《孟子》里有句话:“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人生漫漫,没人能保证一辈子都站在高处不跌落。
人生往往像海浪,有高涨有低潮,低谷时需要人相助,若不懂得收敛秉性,与人为善,那将是自断后路。
02.康元儿欺压婆母,却遭报应
康元儿能嫁入王家,得益于康姨妈的身份。因王老夫人偏爱嫡长女,对她言听计从,所以接受外孙女康元儿嫁入王家。
这桩婚事,本来王舅母打算与盛家联姻,这样一来盛家能帮扶到王家。毕竟,王家经过康姨妈多年的折腾,早已元气大伤。
可康姨妈就算嫁出去,还时刻惦记着王家的好处。在王、盛两家商谈过程中,她有意作梗,搅乱了婚事。
当时,王舅母觉得康元儿年岁还小,娶回来再慢慢调教也不是不可。万万想不到,康元儿学了康姨妈那股野蛮歹毒劲。
王舅母不过训斥康元儿几句,她就回娘家告状。而康姨妈不仅不规劝女儿,还教唆女儿:“你外祖母年纪大了,管不动事了,佑哥儿父子又老实,只要你婆婆一死,不但没人管束你,整个王家你都能攥在手里。”
康姨妈还给康元儿好些东西,让康元儿下毒。只可惜,康元儿有贼心没贼胆,迟迟不敢下手。
结果,康元儿鬼祟的动作被王舅母发现,于是她命人到青楼寻了一味药,给康元儿服下,让康元儿一辈子不能生儿育女。
当时,王舅母碍于康姨妈的关系,只能偷偷下药,不敢随便动康元儿。
后来,康姨妈挑唆王氏下毒害盛老太太,被送入慎戒司,王舅母才寻了机会,光明正大地处置康元儿。
康姨妈被送入慎戒司后,王舅母跟着过去看望,她说:“原先我还不敢动她,只想着纳个妾就算了,如今...呵呵,你放心,回头我就去物色好人家,给佑哥儿寻一个平妻。”
临走时,王舅母还不忘告诉康姨妈:“她行事横冲直撞、招摇跋扈,倒像是犯了疯病,我会找个院子给她好好养病。”
而康元儿至死不知,她从康姨妈身上学来的歹毒,竟葬送了自己的后半生。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真正有本事的人,善于给别人留余地,给自己留退路。只有可进可退的关系,才能让人感受到踏实和温暖。
漫漫人生路,没人知道将来的路通往何处,在哪个拐角需要人相助。
所以,对他人施以援手,才能在将来换得一把援手。就如《孙子兵法》里所说:“穷寇莫追,围城必阙。”
-END-
作者介绍:我是晴天,喜欢看书、看剧、看电影,专注于女性情感、女性成长、女性心理等内容的创作。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晴天的观影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