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了拖拉机,而且是村里的第一台拖拉机。
是我家与我姨爷家合买的,属于大型的30马力拖拉机,山西运城拖拉机厂的。
那年是全面实行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三年。
父亲抓住了唯一的机会
全面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一年,我家承包了菜园子,秋天,包括生产队、大队干部,原来菜园子的两个人以及只要不傻不瞎的人都看见我家赚钱了,都使出各种招数要把菜园子承包到手,我父亲一看,坚决不能再干了,赶紧退出。便早早就跟生产队、大队河所有的社员说,我们家不再承包了。
于是,那些想承包菜园子的人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各种招数都使上了。
可谓人算不如天算,年底,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菜园子也统一化整为零,与所有的土地一起,分给各家各户。
承包菜园子只有一年的机会,被我爹给抓住了,我们家也有了几百元的纯收入,然后就把房子改造成包砖平屋顶。
第二年、第三年,我父亲把自己的几十亩地以及另外租种的十几亩地,大部分种了高粱和黄豆等经济作物,种子是我父亲在报纸上看到外省的高产优良品种,几百公里坐火车去买的,连续两年大丰收,卖到了好价钱(也有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前文<万斤户>插曲)。
买了拖拉机
期间,我父亲发现必须有台拖拉机,一是能耕种更多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拖拉机跑运输搞副业比种地有更多的收入。
但是,一台大型拖拉机新的要将近万元,肯定是买不起,小型的跑不了运输,就与我姨爷,即我父亲的姨夫商量,两家合买一台八成新的30马力拖拉机,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跑运输。
拖拉机由我姨爷家的叔叔开(小叔叔比我大一岁,早就不上学了),我父亲和我姨爷主要联系业务,我父亲、姨爷和三个叔叔也都是力工。收入分配有两种形式:一是开拖拉机和力工按天数和工作量计工资。二是除去工资、油钱、修车等所有成本后的盈余,按购买拖拉机时的资金比例进行分配。
后来,我对经济及分配也有所了解,这台拖拉机所制订的分配制度,虽然简单,却体现了资本、股权、劳动与人情之间最合理、和谐的关系。
合作几年,大家从来没有任何争议和纠纷,大家都赚到了钱,亲情更浓了。
那个时候,我也上初中了,假期就跟着长辈们,随着拖拉机跑运输,拉木材、砂石、钢筋、水泥......
第一次拉建筑用的河沙,是我初二的暑假,我累的最后铁锹都拿不起来,吃饭的时候手握不住筷子,晚上睡觉梦里还是用铁锹装沙子!
干了两个多月,拉水泥,我一个人用一只胳膊夹起一袋100斤的水泥,背起来就可以踩梯子上台阶,头上的汗一大滴一大滴和着水泥掉下来......我一顿能吃6小碗面条加三个鸡蛋,或者吃一斤饺子,还吃过10个大包子三碗鸡蛋汤!
通过跟着拖拉机的苦力劳动,真的是筋骨强壮了,更深切体会劳动的艰辛,一直到现在,也对装卸力工有着不一样的同情!
我父亲和亲戚们像似开玩笑,实则发自内心地对我说,我们不教育你学不学习,干这些活儿,你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将来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吧。
最好的最有效的教育,也莫过于此吧。
我的年轮里有你
当时,这台拖拉机停在我家包砖平屋顶的院子里,也是一道很耀眼的风景,有人说,我那个时候如果不上学,年龄再大几岁,肯定特别好找对象,事实上,有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想法,也跟我父母都聊过。我父亲也在喝酒的时候跟人说过,我儿子要是考不上大学,这房子、拖拉机都是他的了。
好几年的时间,我也学会了开拖拉机,只限于启动车和压谷子的时候才操作,在干重要的活儿的时候没有驾驶过,其实也挺遗憾的,但是不是那么多想学会开它,那时候姨爷家小叔叔就开玩笑跟我说:“你又不是开这个玩意儿的,别学会了就不想好好学习了。”奇怪的很,我到现在都没考驾照,我对开车真的不感兴趣,难道就是那个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除非将来有了全自动驾驶家庭汽车。
接着几年,村里也有了好几台大大小小的拖拉机,四年后,姨爷家单独买了辆大卡车,拖拉机就归了我家单独所有。
很多时候做梦,还能梦见跑运输,和父亲、姨爷和三位叔叔劳作、流汗和开心地说笑,也梦见过我自己开着这辆拖拉机去娶媳妇,我那勤劳的父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