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写给我的【阅读悦享】读书会小伙伴的一篇文章,他们拿到后都惊呼“原来如此!”。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只是我对各种方法尝试后的一个整理,如果你是想要阅读的人,可能你能用得上。
一、阅读方法和步骤:
1、 先【花 3 分钟】翻看书名、作者、目录、序言、后记,看看有哪些地方吸引你,并区分这本书的类型:
人文类:文学、传记、历史、哲学、心理学……
经管类:经济、管理、营销、财务、法律……
科技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XX 技术、人工智能、养生、医学……
励志类:成长故事、心灵小品、人生百态、各种方法论的书……
2、 提出你对这本书的问题:针对这本书讲到的主题,你回想自己的行为习惯、过往经历,你内心的困惑是什么?你希望这本书帮助你解决什么?了解什么?改变提升什么?这一步非常关键, 提出的问题越具体,阅读效果越好。【大概 10~15 分钟】
不同类型的书,问题设置也会不同。比如:
拿到一本文学类的书——我想了解:
这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它哪一点让我感动?为什么会让我感动?
它给我什么启发?我对此赞扬、我想成为他?OR 不支持、我有不同的看法?
这个故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结构框架、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我可以怎么去应用?
拿到一本传记类的书——我想了解:
这个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如何?
他碰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处理的?同样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处理?
我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
拿到一本历史书——我想了解:
当时是什么社会环境?政治体制、经济条件怎样?
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事情会这样进展?决定历史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关键人物的背景、社会活动、思想观点?
他的关键理论和行为,对我们今天做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什么借鉴之处?
我想学习他哪些方面吗?
拿到一本哲学心理类的书——我想了解:
这本书主要讲哪方面内容?(比如说《应对焦虑》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应对焦虑)
我在这方面有没有困扰?有什么困扰?(列出我有哪些方面的焦虑)
我希望这本书帮助我达到什么效果?(我希望看完这本书我能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解决程度)
拿到一本经济管理类的书——我想了解:
这本书的主要概念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理念、方法?
它能解决我哪方面的知识盲点?
它与我过去碰到的什么事情有关联?
我用得上这个概念吗?如何应用?
拿到一本科技类的书——我想了解:
这是个什么新东西?
它怎么变来的?
它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需要接下来一直关注它吗?
如果是有利的东西:我用得上它吗?如果是癌症等不利的东西:我如何可以预防它?
拿到一本励志类、方法论的书——我想了解:
作者讲述的成功学与我现在做的事情有促进作用吗?
它能较长时间地激发我的灵感、激情和力量吗?
它是否有落地的操作方法?
作者提出了什么方法?它是否比我现在用的方法更先进、更有效?
这个方法有没有应用限制?
我有没有办法(能力)掌握并使用?
我要如何使它成为我的习惯?
3、 注意力完全集中,先以每 2 秒一页的速度,把整本书从头至尾,快速翻阅一遍,每页都翻到,让大脑对书的“外貌”有个印象,不需要详细看文字。你的潜意识会在翻阅时将书页存入大脑。要相信,潜意识的作用比显意识要强大3万倍以上。【翻阅大概 5 分钟】
4、停下【休息 10~20 分钟】。翻阅完后,一定要稍微休息一下,不要马上接着读。休息时不要玩手机看电视,这样会让你的意识转移。可以散步、看风景、舒展一下身体,此时,大脑的潜意识会对刚才翻阅的书页进行回炉、深加工。
5、 针对自己的问题去阅读,抓关键词,寻找答案。这在学术上叫做:激活你的潜意识。
这一步花的时间较多,但完全不是逐字逐句阅读。你要针对你的问题,用快速扫视、跳读、摘读的方法,找到你需要的内容。很多书的目录可以帮助你缩小搜查范围,另外,高频词、粗体字句、小标题、段落最前最后的部分、与你的问题相关的触发词,都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地找到你要的答 案。【大概 60~70 分钟】
6、 利用思维导图:把重要的概念转换成一种视觉图像。【大概 7 分钟】
这样,一般 200 页左右、阅读难度不太大的书,你用 2 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实际上,有些阅读高手可以一天看到几十本书,并且输出详细、有深度的笔记。
涉及到阅读难度大、或者你想更深入研究的书籍,看情况增加阅读时间。建议也是分别提出阅读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会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但是有几项必须注意的:
1、 不要期望看一遍就解决所有问题,这样会降低阅读速度、无法形成更完整的全局观。
好的做法:看到第 1 个问题,就把书前后翻一遍,确定答案在哪几页,再仔细读这几页。再看第 2 个问题,前后翻一遍,确定重点段落、寻找答案。接着再看第3 个问题……把书多翻几遍,你对这本书的全局观才能形成。
你的任务只要放在你当下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上,思考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东西在哪里、它怎么表述的。所以,书和作者不是你的目标,解决你自己的问题才是你当下的目标。
这个做法前提是:你要有明确、具体、有意义的问题,就是你的阅读目的要清楚,你真正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你可以对自己说,我花2个小时,只要了解这几个问题,我就觉得非常值了。用这种心态,把注意力放在你的问题上,而不是书本上,书本只是你解决你内心问题的途径。
2、 不要逐字逐句读、不要生怕漏了哪个重要的内容,这样不仅速度慢,而且阅读效果不好。
好的做法:要先翻阅全书,弄清楚书籍类型、内容框架、阅读方向,你想了解什么?提出你的问题,再按问题去阅读。多通篇翻几遍,形成对这本书的全局观,再挑你认为重点的内容跳读、摘读、快速阅读。1 本书不可能让你变得很厉害,100 本书就有可能让你变得厉害,所以用研究 1 本书的时间,去通读 100 本书的内容,了解 100 个作家的基本观点,好过研究 1 个作者、1 本书。这种方法用在泛学领域尤其见效,对于自己想要精学的内容,当然把问题细分、分次解决就可以了。
3、 解决完你的问题,不要担心还有什么好的东西没看到,果断放下。因为你这次的兴趣点、问题点就是这些,你解决完就行了。过几天如果你对这本书有了新的问题,再按新的问题重复以上的步骤,再阅读一次。好的书可以读很多遍,每遍得到的启示都会不同。
这就是我对有效、快速阅读的一些方法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