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一谈这个“死”字

谈一谈这个“死”字

作者: 云道生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14:49 被阅读23次

    国人言谈之大忌者、死也。小子亦有所忌、却必先知其然、而后忌之。不知其然而忌者、迷信也、小子耻与之为伍。是以、今日正要谈一谈这个死字。

    人之生也有涯、是人则皆有一死、既知无可免脱、何以如此避讳?不舍也。所不舍者有二、为欲不满、为意不忍。

    欲不满者、禽兽之性未化也。凡物之生、必以维系存在为天性、是以有物竞、是以有进化。生物念念之所系者、存在也。

    存在、感觉也、眼耳鼻舌身意之所感也、色声香味触法之所受也、生物时刻之所求证也。

    生物之初、不过禽兽之天性。感官受激、以证其存。目求五色以为知、耳求五音以为得、舌求五味以为感、鼻臭之、体触之、无不尽其极也。然、感官者、欲之所求也。欲者、若归墟大壑、无尽无边。以欲证存、如渴饮海卤、愈饮愈渴、无止无休、是谓欲不满也。

    得食饱腹、则思増以五味。得五味变化、则思华盘奢盏、则思高几明堂、则思美人执伺、舞乐以娱、其欲至何而能得足哉。得衣蔽体、得屋御寒、得妻儿相伴、则思衣华服、则思居广厦、则思多妻妾,其欲至何而能得足哉。衣食无忧、则思居人上、欺凌弱小、搜刮掳掠、虐人以为乐、其欲至何而能得足哉。

    其欲不满、其存不得证、其行必日甚、其德必日衰、其惧死之心由是生也。

    意不忍者、本心善性所照也。天生万物、唯人称灵、得天地之道也。天之道、刚健不息、生万物而不有。地之道、厚德载物、养万物而不居。天地之道、一阴一阳、相成相化、是为太极。人得天地阴阳、是为本心。人得太极之道、是以意念清明、可以观照本心。

    人之本心、己欲存而存人也。其所证存者、非在身也、而在意也。意者、以德观人而反照本心也。故必先存人、而后得证己之存也。其所由者、德也。

    德者朴拙、若器之原始、无言辞之纹饰、是无关于文也。德之所行、由自本心。德行之养、三代为基。或有幸者得师传道、发心固志、虽无三代之基、亦明其德。或有不幸者陷大困厄、明心见性、虽无三代之基、亦明其德。

    明明德、然后得意念清明。以之观人、若以本心照人。照见人存、以证己存。照见人之不存、直若己之不存。不忍之心、由是而发。所不忍者、六亲眷属之哀伤也、发妻弱小之伶仃也、知音友朋之孤寂也。

    其意不忍、其惧死之心由是而生、然异于欲不满而不舍者。观照本心者、意愈不忍、其行愈敏、其德愈厚。其所惧者非死也、其所惧者、唯于不能存人、唯于不能达人。是以不舍。

    当死生存亡之际。以欲证存者、极尽诸恶而不惜、其所求者不过存其躯壳耳。以意证存者、其所求者、存人也、达人也、是以可舍生、可杀身。人以为大失者、实其之所得也。

    小子论死、实论生也。论惧死、实论惜生也。何人得鉴昔往?何人得知未来?生之一切、唯在当下而已。何为当下?求明明德、依德而行也。德存则为生、德亡则为死。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是以[万钟于我何加焉]。故士子不以五斗之米折腰、不以巧言令色求立位、不以过眼浮云为所得。

    世人蒙心、小子狂癫。小子之癫、在于天资乏敏、晚学后进、拙于明德、若痴儿之癫。小子之癫、在于发心求道、异于禽兽、不从小人、若傲狂之癫。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小子曰[未知生之为何、还惧死个“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一谈这个“死”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re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