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月1日以来,苹果国区就开始配合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关于游戏上架的相关规定,
没有取得游戏版号的含内购或是付费游戏,都将面临下架的风险。
而其实从今年2月开始,苹果商店就已经邮件各位开发者,说明了6月30日前需要上传版号信息等问题。
不得不说苹果还算温和的,这之后又给了一个月的缓冲期,直到8月1日才开始真正下架不合规内容。
对于玩家、厂商、平台本身来说,这样的做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而作为数量最多的群体,玩家们最关心的莫过于——
我们的快乐会消失吗?
其实早在2016年,广电总局就下发明文规定,未经审批的移动游戏不得上线运营。
看似松散的安卓市场实际在这点上执行的又快又好,
反而是苹果商店,直到今年才开始有所动作。
8月1日,这柄悬在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还是落下了,
苹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天下架3万多款应用,其中大部分都是无版号游戏。
不过,对于平时只是“吃鸡”和“王者”的玩家、对于大部分只玩大厂热门游戏的玩家来说,
这件事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各个大厂都早已版号在握了。
当然了,还有很多玩家并不需要下载应用,
他们有自己喜爱的游戏平台,里面的游戏都是版号齐全的,
一款H5游戏或者网页游戏就可以带来足够的快乐。
只有那些喜爱不走寻常路、发掘冷门小游戏,或者是喜欢玩国外游戏的玩家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快乐,
因为下架的游戏大部分都是这些类型。
不过比起失去这些游戏的痛苦,应用市场规范化、辣鸡游戏的下架带给玩家们的快乐无疑更胜一筹,
况且失去的大部分游戏都可以用外区账号进行下载,问题虽然麻烦却也能够解决。
而对于游戏厂商来说,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自从引入版号这一概念开始,游戏世界的天秤就已经开始向着大厂倾斜——大厂游戏质量高,
有着雄厚的资金和人脉,有那个时间和精力等待游戏审批和上架这个漫长的过程。
而小工作室出品的游戏,往往都是寥寥数人日夜努力的成果,
他们没有那个空闲等待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版号审批,
很多的国产独立游戏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当然,审核这个过程本身可以更加严格的衡量一款游戏的质量,
这一制度的实施确实会带来更加美好的市场环境,
所谓有利也有弊,扼杀粗制滥造的同时,一些独立游戏工作室创造美好的可能性也随之一起消失了。
也许之后很多没什么资本的工作室,都只能投靠大厂生存。
索性初步看来,这样的事情暂时还是比较少的。
玩家的快乐究竟会不会消失,之后很大程度都要取决于国内像是腾讯、网易这样的手游巨头了。
在这样偏向垄断的政策前提下,大厂会长时间代表国内手游的风向标,
这让它们之后的创新和发展、究竟会推出怎样的游戏变得让人更加期待了。
而玩家的担忧远远不止于此:
作为国外最大的游戏平台,且没有版号限制,自己的Steam账号是否有一天也会404呢?
好在不管怎么说,PC端的限制总归是比手机要小,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希望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大厂可以发挥优势,给玩家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国产佳作;
而独立游戏工作室也可以尽快适应新规政策,让国产手游市场带给玩家更多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