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森林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克里斯蒂安·米勒(Christian B. Miller)在《品格的鸿沟》(The Character Gap)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说,如果你想让一个爱说谎的人变得诚实,或者让一个胆小的人变得勇敢,就给他们贴上“诚实”或者“勇敢”的标签,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让自己活成标签描述的样子。《鹦鹉螺》杂志的一篇文章,就从这个理论出发,讨论了贴标签对人的影响。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新知报告”介绍了文章内容。
贴标签真的管用吗?《鹦鹉螺》杂志的文章认为真的管用,并且用了几个实验来证明。比如,1975年,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米勒给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第一组的学生,贴上了“整洁”的标签,对第二组的学生用口头的方式,要求他们保持整洁,还有第三组学生作为参照组,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和暗示。结果,被打上“整洁”标签的学生,表现得最为整洁。再比如,200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格特·科利内森(Gert Cornelissen)做了个实验,他给其中一组人贴上了“环保”的标签,然后让他们去购买电视。结果这些人在购物时比其他参加实验的人更有环保意识。
文章说,如果你想让别人变成你希望的样子,你就多给他们贴“正向标签”,也就是多表扬他们,这样就能从他们身上,激发出你想要的特质。比如,别人对你做了一件好事,你不要只说一句谢谢,还要夸他们善良、有爱心。慢慢地,你就可以引导出他们的“善”的一面。
不过,文章也对贴标签这件事保持了怀疑的态度。由于贴标签对一个人“自我认同”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不能只看结果,不看动机。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长期来看是在变好的,我们也应该考虑这个人变好的动机是不是正向的。比如,有的人可能只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才做出改变,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提升自己的道德。而且文章认为,连贴标签的人都有可能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因为贴标签的人,可能根本不觉得对方有标签上的品德,而是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文章认为,从道德上来说,这是一种伪善的操控性行为,并且侵犯了别人的自主性。不过,文章表示,这种善意的谎言可以看成一种“安慰剂”,或许可以帮我们解决道德困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