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聊到努力成为“笔杆子”,让公文写作成就自己的另一条“大道”。这一节我们继续这个话题。
第二,让自己成为领导“身边人”。
笔杆子这工作,还真的是件苦差事,做得久了身心俱疲,还会落下很多毛病。有人这样形容笔杆子,“像牛一样干活,像王八一样憋屈”,辛酸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但是也有的人形容,笔杆子“灯火通明,前途光明”,虽然日夜颠倒,但是总有回报的那一天。
同样是笔杆子写材料,但是却写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主导其中的固然有个人的价值取舍,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但求心安,这也是一种取舍之道。但是,人在职场,总想华丽转身,成就另一番风景,这样,笔杆子逆袭开挂的最好选择就是成为领导“身边人”。为什么这样说?

一是笔杆子有接近领导的先天优势。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不懂得用笔杆子、不会拿笔杆子, 这个领导就是很有缺陷的。” 这句话道出了领导对于笔杆子的倚重,这也造就笔杆子成为经常接近领导的人,有些本身就是领导的秘书,不仅受到重视,而且还会重用提拔,俨然是个“人物”。
既然笔杆子具备这样的天然优势,如果善加利用,完全可以借力领导成为职场赢家。其中最有利的一点,就是容易获取领导的充分信任。这是因为笔杆子与领导独处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获得领导更多的注意力,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给领导传达信号,让领导知道你的想法,自然可以增进信任度。
特别是这种独处的机会,还有利于你与领导进行非工作场合的沟通、交流,多展示自己和领导的共识、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共同的经验体验,建立起工作关系之外的私人感情。
当然,任何事情既然有优势,就一定会有逆势。最明显的问题是,如果长期与领导近距离接触,就容易被打上某类领导的“标签”,这在职场上有站队之嫌,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排挤打击。
因此,为了减轻“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可以广结善缘,拓展人脉关系,多做成人之美的好事与善事,做人做事让人放心,受人亲近,招人待见。

二是借力领导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这样的平台有两大助益:其一,近距离接触领导,就相当于拜师学艺,可以近距离学习领导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拔高自己的职场格局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快速成长。
其二,近距离接触决策层,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核心信息,深度接触优势资源和重要人脉,这些在提拔晋升上完全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先机和优势。

三是让领导离不开你这支“笔杆子”。机关工作无外乎“办文、办会、办事”这三大块,而办文又是其他两方面的基础 ,因此“笔杆子”就是机关工作的翘楚和精英,只有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做到让领导离不开你,才算是一名优秀的“笔杆子”。
要让领导离不开你,你的笔头功夫自然是硬核能力,但是仅此还不够,你还必须全方位打磨自己的为人办事能力。比如,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特别是一些重大汇报的场面,你得全力以赴为领导准备好材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场合已经关系到领导的进步,千万不能出漏子。
当然,你还得增强与领导的契合度,保持步调一致。比如,我早年从事笔杆子工作的时候,对于领导退回的“花脸稿”,尤为重视,从中反复琢磨研究领导考虑问题的方式和规律,把玩文稿中领导修改的妙处和深意,在体悟领导文稿的艺术中不断增进与领导的契合度。
不过,我们也得注意另一个倾向,材料写得好,受领导赏识,一旦离不开了你,这个时候,有些领导就舍不得把你提拔到其他岗位上,即使有空缺岗位,领导也不愿让笔杆子走。这个时候,我们该怎样应对?这些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探讨。(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