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正在房间里休息。突然曹科打电话给我,问我3#厌氧塔的pH值那么高,有没有复查一下,我说有。
他说有也不能写那么高,要修改至正常值,不然调试的技术员又要问七问八,说工作不认真,操作不当等等。下次有不正常值时先告诉他一声,然后再发。
我口中应好,心里却讶异不已。

我现在所在公司,是一家生产新能源的化工企业,污水处理车间的设计、安装、调试都由漳州的一家环保公司一手打造。
自从去年上半年,安装好污水处理车间的全部设备后,调试阶段一直进行的不顺利。
通俗地讲,就是车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艺废水,经过我们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处理后,流出的水中的有害物质,超过规定值,还达不到排放标准。这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问题。
公司陈总、丘总、李科、曹科,及漳州公司技术员等,大家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方案想了一个又一个,技改做了一出又一出。
然而,收效甚微,处理水还是只能走内部循环利用,这办法短期内还能应付,时间长了就不行,会影响到其他车间生产进度。就像一个人,吃的多,拉的少,达不到平衡,会憋坏的。
以前漳州环保公司技术员和我们住同一房间,天天往现场跑,每个人都用厚厚的套皮笔记本,记录着日常检测数据及操作过程中数据的波动。白天跟班指导操作,晚上在宿舍,整理记录本,在笔记本电脑上详细登记,然后上传到漳州公司。
技术员在我们公司和我们同吃同住同上班,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有时候也要回公司复命,和领导一起谈谈对污水处理现状的看法,探索环节,统一方案,解决问题。
上次技术员临走时,一再强调,我们日常检测结果要及时发送在内部群里,现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强,操作要认真,数据必须可靠。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以我们的日常分析数据,作为污水处理工艺调整的参考依据。

现在倒好,由于某人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数据波动较大,不但不能如实体现出来,还要想法把它和谐在合理的数值范围内。依我这原则性较强的本性,骑虎难下,着实难以接受。
想想我自己,曾经也是走南闯北的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也多。
以前做化验工作,很多领导都希望我们的分析数据准确可靠,就算是在误差范围之内,也是要求我们越精确越好。时间久了,也养成了保持数据准确反映事物状况的习惯,力求严谨客观的体现所从事工作的状态。
没有想到一个车间管理人员,当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时,不是探寻出现问题的由来,指正操作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反而设法修改数据,遮人眼目,淡化后果,欲盖弥障。
这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这些,我的原则碎了一地,三观尽失。
现在的社会是往前飞速发展的,每一个技术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项目起步时各种数据的总结,提升,然后用于指导实际操作。
通过成功的案例,为项目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操作流程,使后来者有据可依,少走弯路。这就是经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阶梯。
如果你我出于世故的想法,随意改动数据,使专业人员得不到准确反映研究对象现状的一手资料,只会使项目调试进度在原地转圈圈,耗时费力,谈何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