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孩子虚荣攀比心理源自家长,父母认清特性,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

孩子虚荣攀比心理源自家长,父母认清特性,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

作者: 布丁妈妈私享会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22:03 被阅读0次

王姐一直是我的偶像:父母是高知、自己是硕士、爱人是留学生、孩子是学霸,最难得的是他们两口子特别的低调,特别的朴素,生活上从来不比吃比穿。

王姐常年义务在小区里喂养流浪猫,至少得有10年了吧,每天晚上风雨无阻的去喂,而且猫粮都是给喂最好的,每个月至少得300元的成本。而且他们还坚持赞助了1名山里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费用,最后那个孩子大学毕业了以后,还特意来学校送了面锦旗,这学院的人才知道他们已经默默的援助了这么多年。

王姐两口子都是大学老师,在我们这个教研组都是主任级别的,每年还带项目、作科研,收入尚可,但是连辆代步车都没有买。

今天我们聊到买车的事,她还劝我:要是没啥用处就不要买。一辆中等的车至少要20万左右,价格太低的没有安全保障。我也说是觉得买车这件事要么不买,买就要买辆差不多的,但是我老公总是说买个便宜点的,起码先有一个,要不周六日回老家看父母都不方便,正跟我生气呢。

王姐说,要是回老家可以坐公交啊,现在公交都挺方便的,你们两口子又在供房、又打算要孩子,这么一下把手里的积蓄都投到车上没啥必要。

其实王姐家现在也在为买不买车的事纠结,孩子上了高中住校后宁可自己做地铁回来也不要他们打出租去接,说了好几次不要接,开始以为孩子还挺懂事,无意见听到跟表弟打电话说打出租丢人,怕同学看见自己家没有私家车,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

孩子们中间不乏一部分富裕家庭,不一定是攀比,只是因为自己家庭确实足够承担的起这些消费,并且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很好而不是穷苦乱糟糟。王姐自己想了一下,孩子出现这种心理,无非是这几点原因:

第一、特别看重牌子

孩子从小爱穿名牌球鞋,什么耐克,阿迪,动不动一双鞋好几百,一千的,王姐觉得孩子长得快,又喜欢打篮球,就没有阻止他,基本上是每隔三个月左右就给他买双,打球费鞋。

除此之外,衣服什么的偶尔也买几件牌子的,孩子从来不主动要这些,都是王姐主动给他买的,但是看得出来他买品牌的就爱穿,普通一点的鞋就很少穿。有一次还偷偷把一双的鞋给扔了,楼下邻居以为是我们家的鞋刷了掉楼下了,就特意还给送了回来。

王姐觉得挺蹊跷的,看孩子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了,但是没有挑明,也没有跟他爸爸说,从此后就不再给他买普通的鞋了,但其实那鞋的质量也很不错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脚长得快,他的鞋基本是没穿坏就穿不了了,他爸爸就捡他的鞋穿。他开始还不让他爸爸捡,后来看实在是太浪费了就不说了。

第二、特别爱跟同龄人对比

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上的大学附属的学校,都是重点里的重点。那个阶段都是学校发校服,衣服上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到了高中后,学校对制服这块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有规定不能穿奇装异服,发现孩子变得这方面比较大了。

原来不怎么要衣服,现在就拐弯抹角的说:我们班艺术节要买统一的服装、我是主持人要买西服等等,说实话这些都是额外的支出,但是为了鼓励他多参加些活动,也都尽量给他买相对好点、能拿得出手的衣服。

但是他往往回来还不高兴,说是一起参加主持的主持人谁谁家里给买了两三套换着穿。他爸爸当时就不高兴训他了一顿,一套西装至少要500元,还弄个两三套,平常跟本穿不到几次,那么浪费干什么。让他把精力放到学习上,自己家里固然不缺这份钱,但是也没有啥必要。

第三、嫌弃父母观念落伍

孩子春节期间跟着回老家过年,因为老家并不太远,坐公交车大概一个小时就到了,而且到了村口就有那种专门三轮,即便是带点年货回去也并不费事。

以前他跟着回老家总是挺开心的,这上了高中后就明显的不同了,首先态度上就很勉强,看家长坚持要回去过年也就勉强应承下来。回了老家后也不像以前一样兴高采烈地去找同龄的小伙伴玩了,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

看孩子这么用功我们还挺高兴,无意中去给他送吃的,听见他跟来看他的表弟在吐槽说,上了高中以后才发现自己观念太落伍了,父母教育跟别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相差太多,还是大学老师呢,根本就跟不上时代,总是觉得节俭就是好事,扣扣索索的连个智能手机都不换,啥新软件、新技术都不懂。

其实现在很多孩子在上了高中后都有这类的思想变化的过程,因为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要比大人强好多,这其实是个好事,但是根本的节俭的习惯是不能改变的。

艰苦朴素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过时,这背后的意义家长可以跟孩子坦诚的交流,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观念呢?

第一、帮孩子了解品牌后面的意义

可以说任何一个一线的品牌的背后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实践这个理念的过程,可以说运动品牌的背后是无数运动员、教练员、设计师、工程师、工人的辛勤付出,之所以成为品牌,肯定是有精神内核的。

家长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帮孩子搜集些关于这些品牌背后的意义,所倡导的精神,比如耐克品牌:创始人奈特一直坚信的人生准则“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这也是贯穿NIKE发展的一个灵魂指南。

第二、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理念

通过对品牌理念的了解,孩子会受到激励及震撼。还是拿耐克品牌来举例:创始人奈特的自传《鞋狗》中反复出现这样一段话 “无论你喜欢与否,生活就是一场比赛。懦夫从未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我们前行,一刻都不能停。”。

这种顽强拼搏奋斗的精神才是应该反复激励孩子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迷茫,看不清自己的目标,这时候就更加需要父母的激励,帮助他们养成探索事物背后的精神内核的习惯,是比买件名牌更加有意义的事。

第三、父母所作为的事要让他知道

很多父母自己宁可吃馒头就榨菜也要无尽的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父母挣钱很容易的想法,认为一切都是想当然,钱来得太过容易就会毁了孩子。

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但是你要让他知道这一切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你可以带孩子去你上班的地方、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凌晨的火车站看看有多少人在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辛苦的工作,让他知道钱来的不容易。

家长要做的是把生活的本来面目还原给孩子,让他有生存的压力和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样就不会导致孩子觉得父母的钱来得很容易,不懂得珍惜。

同时能够激发他的同理心,懂得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内在,把外在的品牌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动力和追求,让孩子懂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要持续的进行追求,才能够到达巅峰的,鼓励他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潜力,不断的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这才是品牌背后的精神魅力。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虚荣攀比心理源自家长,父母认清特性,引导孩子正确价值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ve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