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春天了,春光大好,阳光温和地照遍天底下的每个角落,大地温暖了,小草露头了,喜鹊登枝了,杨柳飘絮了,一切的一切昭告人们可以弃掉厚重,换上轻薄,去周边或者适当距离的地方爬爬山、观观花、看看景、或者还可以到天然有海的地方洗洗衣物刷刷鞋,虽然久违了,但拾物玩童年也不是不可以,也是幸运,我误打误撞来到了《简书》这座文字家园,又遇到那么些热爱文字墨述胸襟的简友,交流学习、颐养性情、陶冶情操,想想都快活。
说着说着就离题远了,就这样,“东拉西扯”毛病犯了就有些刹不住车。
昨晚刷屏看到有个教Yu伽的一元报名体验五天课程,好生喜欢,原因嘛对我来说有想法已久,曾经也练过两年,办的年卡,现在想想也不贵,两千多,平均一个月200+,不贵的原因是内部作为三产补贴给大家的福利,而且属于健身房的一个项目,大家知道办了年卡可以天天去的,只要你有时间,项目有单车、太极、撸铁、舞蹈等等,也算是红火热闹了几年,后来因为相关政策不允许企业办三产,就把原来的健身俱乐部改为职工活动中心,只对X管中心的在职员工开放,取消有价消费,为此好多人还不习惯了一阵子。
想要捡起Yu伽这项活动的念头在三年前又蠢蠢欲动,更有两名年轻女教练在本小区办起“颇有特色”的小小馆,她们是从市里来的,估计意在开发这有相当居民又缺少这类锻炼场地的精炼项目,我听说后去观摩过两节课,人家价格明码标价,愿者报名参与,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是付出的银子比原来要多出两倍,即使如此,她的教室里也很少空位。
最后没有成行是因为时间不对付,我这正常班多数时候不赶趟,后来了解了一下,人家并不缺学员,Ji场里多的是倒班女员工,何况个人办的空间也有限,就这么地我认为虽是好事,却不得抱有遗憾地搁浅了。
随着年龄增长,感觉到浑身的筋骨越来越不柔软,而且有走向“僵化”的趋势,虽没有那么骇闻,却也自身体会大不如从前,因此就又起了练瑜伽的念头。
恰好看到的那则消息中报名费仅一元,五节由专业人士亲授的适合像我这年龄段的温和课程,就毫不犹豫地点了报名,自己认为没什么问题吧,通过微信付款,一秒钟完成,却不知下面是“识别二维码、选授课老师、瞬间出来一溜名字、然后有时间安排,“下一步”字样出来就让你填写名字、年龄段、手机号,我顺着引导也都填了,再下来又需要填写方位、喜好、感到自身哪里不舒服等等,怎么就觉得要把所有个人信息都“撸走”似的,这会儿我好像是走入误区了。
这种引导可不像是自由自在跟着影像播出时间随意练练了,想想看,在这信息爆炸时代,信任危机现象随处可见,忽然有点惊悚感觉,这个会不会下一步下下一步就该填写高级训练、步步升级,用各种个人信息绑卡付款了呢?也许是我多虑、也许听到看到的教训太多,我犹豫了,也就几分钟,我决定退出,删除与此有关的所有信息,这会儿心才稍稍安定,重新放回肚子里了。
我就此退缩,决定重拾骑单车、慢跑或快走训练,虽说单调无趣却也不会踩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