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蒙《庄子的奔腾》

王蒙《庄子的奔腾》

作者: 诺亚蜗牛nn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3:55 被阅读0次

    第一章:庚桑楚摆脱干扰,解开心结

    《庄子·庚桑楚》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1),偏得老聃之道(2),以此居畏垒之山(3),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4),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5);拥仲之与居(6),鞅掌之为使(7)。居三年,畏垒大壤(8)。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9)。今吾日计之而不足(10),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11),社而稷之乎(12)?”

    这段讲庚桑楚不喜欢什么都一清二楚的人,而庄子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大小老板宁取愚而毋取智,宁取淡漠的人,毋取多情,很现实的哲理,对于管理任用来说多几个言听计从而不是多有自己的见解指手画脚的人是很有用的,但是王蒙先生也提出,这样的胸怀狭隘的老板存在,真正有才能的人也不会出现,可见这个现象客观存在而又令人无可奈何。

    后面是阐述了一个中国传统注重整体效果的特性。

    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13)。弟子异之。庚桑子曰:“弟子何异于予(14)?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15)。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16),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17)。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18),我其杓之人邪(19)!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这段有点看不懂,王蒙先生的解说与我的理解很大差异,我单纯的理解的是庚桑楚听闻老百姓欣赏他推举他他反而不乐意,是因为百姓需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之道就可以生活的很好,而百姓推举他说明天道受到了什么干扰,他觉得百姓推举他象征着他起到了什么坏的作用。而王蒙先生解读其为中华文化的隐匿心理,如要烘托诸葛亮的伟大要把他藏的很深很深,或者百姓所谓自然之道的遵循就是因自己的愚昧而不知道圣人的伟大也不会去干扰,所以这个故事中百姓的做法对于老聃之弟子庚桑子来说自然很失望。

    弟子曰:“不然。夫寻常之沟(20),巨鱼无所还其体(21),而鲵为之制(22);步仞之丘陵(23),巨兽无所隐其躯,而为之祥(24)。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25),自古尧舜以然(26),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27)!”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兽(28),介而离山(29),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30),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31),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32),且夫二子者(33),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34),将妄凿垣墙而殖蓬蒿也(35)。简发而栉(36),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37)!举贤则民相轧(38),任知则民相盗(39)。之数物者(40),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41)。吾语女,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42)。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万分佩服前人思想的深刻,这段讲庚桑子与其弟子的辩论,弟子持为生活增加灵活与适应,而庚桑子则痛批,王蒙先生的解读更是力透纸背,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原来举贤任知树立价值与规范竟是有极大危险性的,真是很深刻的观点,人的理论越高,价值认定越坚决形成定式,信奉的越强烈,与异己者的斗争就更加强烈,前面后发展成人吃人的程度!越是看起来昌明的尧舜时代矛盾越可怕,真是没想到“吃人”的观点早在庄子就有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蒙《庄子的奔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xi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