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是有很多,年初的时候,我们雄心壮志会做计划,但是,很多时候,到最后不了了之。失败的次数多了,难免沮丧。慢慢的,对计划就不那么热衷了。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古往今来都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说明制定计划还是有必要的。只是可能需要改变的是对计划执行的想法。
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最终放弃了计划,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计划的可行性不够,另一个是自律的程度。而这两个原因又是相互渗透的。计划缺乏可行性,增加了自律的难度,容易导致计划的荒废;而另一方面,自律不够,总是被各种理由打乱计划,或者各种理由造成了计划的拖延,同样最终导致了计划的流产。所以说,合适的计划,降低对自己自律性的预估是让计划得以完成的前提。更进一步分析,和心理账户的盈余有关。
心理账户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这个理论注意到,消费者会把其支出分为不同的账户。不同账户的钱是相互独立的。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人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人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只有有限的意志力。
在最初计划开始执行的时候,就会创建一个“心理账户”,你的关于自己能否完成计划的心理账户上是没有盈余的。只有当自己这个计划的心理账户的盈余越来越多的时候,完成计划的可能性才会越来越大。心理账户的盈余决定了你计划实施的顺利程度。每次完成了一个计划,心理账户的盈余就会增加一点,而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完成,那么,心理账户的盈余会减少一截。放弃一个计划减少的盈余会比完成一个计划增加的盈余要多。
那么,如果能够创造更多的账户盈余呢?将大计划切割成小计划,适当的增加完成计划的数量会创 造更多的账户盈余。首先是合适的计划。初做计划,宜小不宜大。计划越是小,完成的难度自然也就小很多。假设我们完成一个每年跑步1200公里的计划能够带来的账户盈余是120个代币,那么,不如按照月来设定跑步的计划来获得盈余。比如说6月份完成100公里,获得10个代币,十二个月完成,总共也是120个代币。有人会说,那不就是每个月完成100公里吗?从数据的计算上来说是的。但是,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按照每个月的不同情况来设置目标,这个一个月的目标完成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我完成了我定的目标,获得了代币,心理账户的盈余就获得了增加。这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按照年计划来看,一年之中你没有完成1200公里的跑步计划,那么在你心中的这个账户上是没有增加任何代币的,相反,还因为没有完成计划,心理账户的盈余会缩减,这种心理的沮丧是可想而知了。而如果,我们把它拆成12个月,那么,只要完成一个月,你的心理账户就增加了10个代币,一年下来,即使有的月份没有完成,但是,你的心理账户上的代币却是实实在在在增加。这时候,你自己的心里账户中对自己完成目标的自信就会处于一个不断增加的状态。
这种不断增加的账户余额对于完成计划的信心的不断增强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习惯的逐渐养成,账户的余额在不断的增加,人的自信心也会不断增强。最终,计划的完成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