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
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许可以学学秦孝公如何改革

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许可以学学秦孝公如何改革

作者: Mchelle | 来源:发表于2017-03-03 14:0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一部历史国产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广受好评,这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本来也不会去看这种类型的剧,受某人影响,最终吸引我想去从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看起,突然对历史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当然看完也深有感悟,或许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可以学学秦孝公如何改革

    秦朝是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可谓尽显天子之气,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然而,实际上在嬴政称帝之前,秦国曾有很长一段的消沉期,忍辱负重。而秦国之所以能有之后的辉煌成就,首先在于秦孝公作为统治者、领导者,存雄心,明局势,重用商鞅进行变法

    《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一个国家只有变革才能生存、振兴,一个现代企业更是如此。尤其是中小企业,不仅面临转型重负,还需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如不做出相应变革,将困难重重,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机。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认为中小企业改革或许可以借鉴历史中的变法而探知一二。

    在现代,什么样的公司有生命力?可能很多人会提出诸如“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核心技术”、“优秀人才”等词汇,会说得头头是道。然而,问大家“一家公司走向衰败的征兆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因为,企业跟家庭差不多。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但不幸福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秦孝公在位时,就已经意识到秦国不能再衰落下去,必须强大起来,但如果只有秦孝公有这种意识,下面的人不关心或者根本不知道一个国家,一个领导者的发展战略,那么就只是纸上谈兵,空谈而已。秦孝公想四处求贤,大臣提出的求贤内容被秦孝公一口否决,原因是当时的秦国已经是穷困潦倒,既然是求别人来出谋划策,就不能端起高架子,让人感觉不诚恳,最终求贤令是秦孝公深思熟虑后才写下,大致内容是:“往日秦国自穆公管理期间,修德行武.东边平乱了晋国,以黄河为界限.西边霸占戎翟,开地千里.天子向秦穆公致伯.诸侯前来祝贺,为后人打下了基础,大业有望.其后君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昏政,内乱频出,外患交迫,三晋攻夺我河西,诸侯都蔑视我秦国,再没有比这更让我感到羞辱的事了.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想收复穆公打下来的土地,振兴秦国.我想起先君的作为,痛恨在心.各位贤士群臣有能出长策奇计让秦国强大者,我则封他为官,与他一起分享秦国。”

    这篇《求贤令》也被商鞅称作“五百年之雄文也”.就其影响而言,从后来的“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到影响中华文明历史的走向上看,商鞅的称赞只有不及而无过.就其内容而言,哪怕用今天的眼光审视,文章里面也包含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政策导向”等现代理念,对我们当前做好人才工作仍能带来很多的启示。然而现代企业却难做到如此,是诚心求贤,还是画大饼?应当反思了。

    在秦孝公之时,秦国已经从春秋秦穆公的辉煌走向了没落。那时周室早已衰微,各诸侯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但是秦国的处境却很尴尬,根本不敢提争霸。一是在秦孝公之前,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便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虽多次谋求收复河西失地,但是却一直未能成功。二是秦国当时地处偏僻的雍州,无法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而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蛮族一样对待。

    而如今中小企业的处境实际上和秦孝公时秦国的处境差不了多少,不仅内忧外患,困难重重;还难以找到突破口,创新转型乏力。下面的一些问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的,首先,中小企业的融资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只要解决了资金问题,其他事就好办多了。其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影响着品牌竞争力、产品结构等,以前可以占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低成本低价格取胜,而如今中国人口红利期已然过去,企业创新乏力,将严重影响其长足发展。而创新一是要资金,二是在人才,所以能找到并留住合适的人才将是关键。很多企业是能找到人才,但是否能留住人才,或者人才是否能发挥所长,是否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与空间,都得看领导的决策。再次,在管理方面,中小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很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传统家族企业以人情为纽带,家族企业的弊端,就是很难相信外人,以人治而不是制度治理,因此在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而一般小型企业管理者经验不足,一旦企业做大,面临问题更多,就难以对全局进行掌控。

    秦孝公嬴渠梁心存雄性壮志,明察国内外形势,认为秦国危在旦夕,如再不变革,危在旦夕之间。秦孝公为实现他的抱负,四处求贤,而商鞅在来秦国之前,曾游说多国,但不是得不到重用就是被猜疑。商鞅性格果断、强硬、坚定,执行力强;勇于打破原先的阶层利益分配;而且有自己一套系统的法家理论,重军重农,计划可行性很强等,这些都是一个改革推动者所必须的具备的素质。秦孝公看到商鞅这些特质,成高山流水,伯乐之识,给予重任,且用人不疑,推心置腹。所谓“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商鞅死后虽惨遭车裂戮尸,但是他的变法却一直沿用,让秦国不仅一洗前辱,夺回失地,还称霸六国,势力超群。

    当然,秦孝公在实行变法也不是畅顺无阻的,都是一步步艰难实行,当时对外五大国对分秦虎视眈眈,对内的管理却也是步步难行,贫民穷困,氏族聚群,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就很难让当时的秦国内部变得强大。和如今也确实有很多相似,在小企业工作,内部沟通非常顺畅,大家都是互相支持的、帮助的。然而,企业一旦做大了,就变味了,内部沟通比上天还难,到处都山头林立,帮派猖獗,所有的人都高举“规章制度”的旗号来保护自己,没有人关心公司的效率。一家公司要是出现这种“内耗”,也是一种衰败的征兆。

    现在很多公司都施行“绩效管理”、“KPI考核”之类的管理工具。这是一家公司成长的象征,也是一家公司“内讧”的开始,是把双刃剑。这把剑,用好了,改善业绩,提高效率;要是用不好,就是适得其反。在中国,很多公司是“生于营销,死于管理”,都是被“管”死的。所谓的规章制度就是罪魁祸首。从理论上讲,一个公司在其成长环节,需要流程和制度的支撑,而且规模越大越依靠这些。但是,流程和制度存在一个“科学”和“不科学”的问题,一套科学的流程和制度是方便沟通、提高效率的,而不是增加“内耗”的。

    所以,企业家要加强“管理”的时候,要甄别“真管理”和“伪管理”的界限,发现“伪管理”的征兆开始出现的时候,赶紧刹车,重新思考。

    总而言之,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应该是战国时秦国从颓废走向崛起的开端。因此中小企业的掌门人如欲变革,可以学习秦孝公的领导风范。首先,有胆识和抱负,如果连心理上的驱动力都没有,那改革无从谈起;其次,要明局势,掌握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动态,几时察觉发展的新的机会和风口。再次,改革必须重用人才,企业即使有野心有资本,但是没有统筹改革全过程的人才来推动也不行。

    xp��8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许可以学学秦孝公如何改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xr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