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之后,才产生了严重的诈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了所谓的孝慈。国家政治陷入混乱,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解读:
本章要注意是说的“大道”不是老子常讲的大道,即天道。也不是人们常说的道德,而是社会发展道路。老子认为:探寻天道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比如社会正常的秩序和制度被废弃了,就会有人提倡仁义来维系;推行聪明智巧,就会有人作伪使诈;家庭出现了纠纷,就需要孝与慈来稳定;国家陷于混乱,就希望忠臣有担当。如果一切都遵循「天道」,那么根本不会出现「仁义」「孝慈」「智慧」等现象,不要以为这些现象是好事。如同前文所言,好与坏是互相依存出现的,出现了这些看起来好的元素,必然是坏元素也相应而生了。后面还要讲“仁义,礼制”虽源于天道,但只是片面的枝节,如果以其为重,实为本末倒置。
感悟:这一章讲的是“人道”和“人道”要解决的问题。
大道废,有仁义,就是说大道被废除了,真的仁义就会应运而生。当然,也会有假仁假义,还有不仁不义的产生。
智慧出,有大伪,就是说智慧出现的时候,产生了有智慧的人,同时也会产生有伪装的智慧,因此说这是“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就是说六亲不和睦的时候,更能检验出真孝慈,假孝慈,不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就是说国家昏乱的时候,就会检验出谁是真忠臣,谁是伪忠臣,谁是奸臣。
真仁义、真智慧、真孝慈、真忠臣是符合真正的“人道”的,“人道”要解决的是“伪”和“不”的那些部分。
所谓“危难见于真情,环境造就人才,时机方显本色”正如此。
这一章也阐释了人是有私心和邪欲的,真正的“人道”是要引导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去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真正的真、善、美,其实就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大家都想着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价值,不要去过多的占有。
因此,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应该追求真、善、美,走“大道”。
不弄虚作假,不矫揉造作,不假仁假义……做一个真正的“自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