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的核心理念,启发每一个人主动自发的行善避恶。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比如"孝悌忠信"无父母无以为孝,无兄弟姐妹无以为悌,无国家尊长,无以为忠,无朋友,何以为信?所以,二人为仁,孤独一人,则没有行善的机会。
行善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一是内心感受,二是对方期许,三是社会规范。但是社会情况很复杂,往往会出现冲突。小孩为了孝顺父母,去抢劫。社会评判是坏公民,但不一定认为他是坏儿子。再比如一味满足对方期许,而忽略自己内心感受,会造成表里不一,人格分裂。那这种冲突要怎么取舍?社会规范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没有理由违背,为了小善而犯了大恶,伤害群体和谐。对方期许固然很重要,但是要求心安。忠于自己的良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3886/d1d1748d8e91d3e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13886/62153e25a969c8c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