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有感

作者: 花絮满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9:43 被阅读0次
海报

看完《绿皮书》,眼睛湿着出了电影院,是被感动的。

首先,音乐很合意,电影院里看最好的体会就是让最普通的电影音乐因为植入了片中人物的情感而变得易懂悦耳。两个人上路,欢快的乡村黑人音乐一路伴随,让人希望他们就这么一直不停的走下去。好的电影音乐会赋予电影更深厚丰富的情感,这部电影的配乐很好的融入了情节之中,尤其最后音乐家在酒馆里为自己同胞展示的一组随性表演,完整抒发了内在情绪由压抑到爆发的变化历程。

两个主演很喜欢,从性格设置到衣食住行都很有喜剧效果。托尼·利普刚出场就很吸引人的眼球,他强壮、粗鄙又滑头,熟练掌握在社会底层混迹的各种技巧。虽然贫穷但一点不使人感觉悲哀,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深爱自己的家庭,和妻子关系融洽,拥有众多的亲戚朋友,对亲人友善忠诚。最大的毛病是对黑人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歧视和偏见。

唐·雪利的出场也很搞笑,托尼形容他的一句话很贴切:就像是某个丛林部落的首领。他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用一切物化的东西衬托自己内心的高贵。他有着那个时代黑人少有的傲气和不平凡。但是他又何尝不是深深的明白要想获得这些白人最起码的尊重是再多的优秀也换不来的。

托尼嬉皮又处处彰显自己是白人的那点小优越,怎么都不肯把雪利的行李搬上车,最后还是印度管家妥协了事。雪利对他的第一次触动是托尼在窗外看到了音乐家的表演,心底里升起一丝尊敬,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雪利就是一个天才。

我被托尼感动的第一幕是在一个小剧场,他看到为雪利准备表演的钢琴不是施坦威,而是一架堆着垃圾的破旧钢琴,工作人员言出不逊,托尼狠狠教训了他,镜头再转换,雪利优雅的用施坦威表演,托尼在旁边面带微笑看着他,那种满足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完成了自身工作的满足。

雪利对托尼的态度也逐渐起着变化,跨越铜墙铁壁的心灵堡垒,他两次对托尼敞开心扉:一次是托尼从警局救他出来之后,他为自己是同性恋感到难堪,托尼轻描淡写的一句我知道这是个复杂的世界。另外一次他们争吵,他怒吼,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我不够男子汉,告诉我,托尼,我是什么?挣扎的雪利感动了托尼,也感动了观众。

人性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隔阂,影片最后,他们当然成为心灵相通的朋友。最后的泪水来自于当雪利在圣诞夜进了托尼的家门,托尼的妻子给与雪利最真诚的拥抱,在他耳朵边悄悄说,谢谢你写的那些信。满满的感动!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也看了很多批评的论点,大部分我都不赞成,我不认为编剧高高在上的俯视黑人一切,有着你们的自由都是我们给的的浓烈气质。那时候就是这样的氛围,电影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落后正是衬托美国现在的自由平等,黑人都已经当选总统了,这已经证明了一切。

相关文章

  • 《绿皮书》有感

    《绿皮书》在院线上映那会,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看,打算去看的时候已经下线了,后来就在电脑上下载一部高清版本,昨晚媳妇...

  • 《绿皮书》有感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不断前行,但你永远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人,改变你的轨迹,打破你的习惯,带你开启...

  • 「绿皮书」有感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黑人钢琴家唐.雪利与白人司机托尼的故事。雪利很有礼貌,举止文雅谦恭,话很少,托尼粗矿随意,有些滑头...

  • 《绿皮书》有感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花落《绿皮书》,它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深得我心,貌似也很合奥斯卡的胃口,影片的色彩基调...

  • 《绿皮书》有感

    看完《绿皮书》,眼睛湿着出了电影院,是被感动的。 首先,音乐很合意,电影院里看最好的体会就是让最普通的电影音乐因为...

  • 《绿皮书》有感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南北内战期间的美国。男主角一托尼.利普是一个粗鲁,对有色种族歧视的白人...

  • 有感‖《绿皮书》

    这部影片讲了很多,有种族歧视,贫富差距,还有这弥足珍贵的友情、爱情、友情。 《绿皮书》改编自真实的故事,现实中的黑...

  • 《绿皮书》有感

    今天看了《绿皮书》。 其实之前有人也推荐过,一直没空去看,这次为了完成任务才认真看完了这部电影。 看完后突然发现很...

  • 《绿皮书》有感

    绿色的书、绿色的车、绿色的石头,两个完全不同肤色、不同阶层、不同思想的人的一段意料之中却又出人意料的旅程。黑人进入...

  • 向南而行,向难而行

    —— 《绿皮书》观影有感 每次看过一部好电影,总会产生一种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的冲动。《绿皮书》便是其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绿皮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a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