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s2D-X ButtonLabel

作者: 码上说 | 来源:发表于2016-01-13 01:19 被阅读4200次

    Preface


    在Cocos2D-X的GUI世界里,Label(标签)是最常用的UI控件之一,UIButton(按钮)亦然。但是仔细看,其实UIButton是Button和Label的组合体。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二者之间微妙的合作关系。

    ButtonLabel


    3.0之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默认的,UIButton都会有一个Label(这里就简称为ButtonLabel),其内容称之为TitleText(按钮标签)。我们可以通过getTitleRenderer获得这个ButtonLabel:

    Label* Button::getTitleRenderer()const
    {
        return _titleRenderer;
    }
    

    所有对TitleText的操作都基于这个ButtonLabel,比如:

    • void Button::setTitleText(const std::string& text)
    • void Button::setTitleColor(const Color3B& color)
    • void Button::setTitleFontName(const std::string& fontName)
    • etc ...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3.x之后,官方做了点优化,把ButtonLabel单独拆出来,这样初始化的时候就不会创建多余的Label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某些不需要ButtonLabel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掉创建它的开销)。当然,如果需要对ButtonLabel进行操作,UIButton会自动创建出一个Label。我们看代码就清楚了:

    //初始化时_titleRenderer是null值
    void Button::setTitleText(const std::string& text)
    {
        if (text == getTitleText())
        {
            //如果文本相同,则不设置
            return;
        }
        if(nullptr == _titleRenderer)
        {
            //如果未创建_titleRenderer,则调用createTitleRenderer创建之
            this->createTitleRenderer();
        }
        _titleRenderer->setString(text);
        updateContentSize();
    }
    
    //创建UIButton的标签文本
    void Button::createTitleRenderer()
    {
       _titleRenderer = Label::create(); //ButtonLabel本质是cc.Label
       _titleRenderer->setAnchorPoint(Vec2::ANCHOR_MIDDLE);
       addProtectedChild(_titleRenderer, TITLE_RENDERER_Z, -1);
    }
    

    Extension


    下面要说的是在UIButton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点问题和经验总结,附带几个对ButtonLabel的方法扩展,有兴趣的可以瞅瞅,有意见的也可以提出(评论区欢迎你)

    别忘了ButtonLabel的本质是cc.Label


    从上面关于ButtonLabel的解释中,我们知道,ButtonLabel的本质是cc.Label,也就是说cc.Label能干的事ButtonLabel也能干,包括上面提到的几个方法:

    void Button::setTitleText(const std::string& text)
    void Button::setTitleColor(const Color3B& color)
    void Button::setTitleFontName(const std::string& fontName)
    

    如果我们看源码,不难看出,这几个方法其实就是对cc.Label的简单封装而已,只不过前面加了个UIButton的标签,比如:

    void Button::setTitleColor(const Color3B& color)
    {
            if(nullptr == _titleRenderer)
            {
              //如果不存在ButtonLabel,则创建之
              this->createTitleRenderer();
            }
            //cc.Label:setTextColor(Color4B(color));
            _titleRenderer->setTextColor(Color4B(color));
    }
    

    了解到这层原理后,我们就可以对ButtonLabel进行一些扩展了。

    我们看UIButton.h文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官方对ButtonLabel只封装了几个常用的方法,按照之前的理解,我们还可以把描边阴影旋转缩放等加上,这样就可以更充分地利用ButtonLabel了。

    但!!!个人不建议做这些重复的工作,因为我们已经掌握最强大的武器--原理,那么进一步的封装也就然并卵了。

    其实不大理解为什么官方要提供好几个操作ButtonLabel的API(可能为了方便,但方便之余,反而隐藏了ButtonLabel是一个cc.Label的特性)。在我看来,只要保留getTitleRenderer()setTitleText()getTitleText()等几个常用的API基本就够用了,剩下的留给程序猿去获得ButtonLabel,再对ButtonLabel进行操作就OK了。

    关于ButtonLabel奇怪的自动居中设定


    有时候我们的按钮可能是奇形怪状的,我们不能保证策划或美术的眼光一定会保持ButtonLabel在按钮的中央。相反,它可能偏上、可能靠右、也可能需要左对齐,等等。

    但是,我们通过对getTitleRenderer()获得的ButtonLabel进行setPosition()却惊奇地发现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修改位置的需求,仿佛setPosition()失效了一般。

    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理解的原理是错误的吗?
    于是,想不通的你只好换个方案:把ButtonLabel隐藏掉,然后手动创建一个Label添加到Button上,再对它进行位置操作。
    对吗?你曾经这样做过吗?哪怕一次?

    但事实证明:原理一直都在那儿,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从未改变!
    我们来看下面的几个API就能窥见其中的根由了:

    // 1、更新ButtonLabel的位置
    void Button::updateTitleLocation()
    {
        _titleRenderer->setPosition(_contentSize.width * 0.5f, _contentSize.height * 0.5f);
    }
    
    // 2、UIButton发生变化时会调用updateTitleLocation()
    void Button::onSizeChanged()
    {
        Widget::onSizeChanged();
        if(nullptr != _titleRenderer)
        {
            updateTitleLocation();
        }
        _normalTextureAdaptDirty = true;
        _pressedTextureAdaptDirty = true;
        _disabledTextureAdaptDirty = true;
    }
    
    // 3、更新UIButton的ContentSize会调用onSizeChanged()
    void Button::updateContentSize()
    {
        if (_unifySize)
        {
            if (_scale9Enabled)
            {
    ProtectedNode::setContentSize(_customSize);
            }
            else
            {
                Size s = getNormalSize();
                ProtectedNode::setContentSize(s);
            }
            onSizeChanged();
            return;
        }
        if (_ignoreSize)
        {
            this->setContentSize(getVirtualRendererSize());
        }
    }
    

    我们搜索下调用updateContentSize()的地方,就会惊奇地发现,几乎对ButtonLabel操作的最后都会调用updateContentSize()!难怪尽管我们把ButtonLabel的position属性设置到了十万八千里,ButtonLabel依然盘踞中原,风雨不动安如山!因为系统把它自动居中了,只要它有些许变化,系统就会把它自动居中自动居中了啊!

    对此奇葩的设定,我只想说:这!TM!太!不!科!学!了!

    这下我们知道这是系统搞的鬼了,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既然updateContentSize()就免不了updateTitleLocation(),那么只要修改ButtonLabel最后的位置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为达此目的,我们需要耍点手段,叫做中心偏移量。我们把中心偏移量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相对x轴的偏移_titleOffsetX和相对y轴的偏移_titleOffsetY,并把他们设置为UIButton的固有属性。当然,它们的初始值应该都是0

    Notes:_titleOffsetX_titleOffsetY是相对按钮中点位置的偏移量。

    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新ButtonLabel位置的时候,它们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于是updateTitleLocation()就可以改成这样:

    void Button::updateTitleLocation()
    {
        _titleRenderer->setPosition(_contentSize.width * 0.5f + _titleOffsetX, _contentSize.height * 0.5f + _titleOffsetY);
    }
    

    嗯,这样开头和结尾我们都完成了,那么只剩下操作过程中的偏移修改了。我们创建一个新的接口,就叫setTitleOffset()吧,对,它应该能接收x、y轴两个偏移量作为输入参数,然后赋值给_titleOffsetX_titleOffsetY,最后再更新一下ButtonLabel的位置,基本就大功告成了。嗯,它的最终模样可能是这样的:

    void Button::setTitleOffset(float offsetX, float offsetX){
        _titleOffsetX = offsetX;
        _titleOffsetY = offsetX;
        updateTitleLocation();
    }
    

    当然,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良和扩展。比如,我希望能够通过setPosition()直接对ButtonLabel起作用,我就可以这样做:

    void Button::setTitlePosition(float x, float y){
        if(_titleRenderer == nullptr){
            return;
        }
        Vec2 vec = _titleRenderer->getPosition();
        _titleOffsetX = x - vec.x;
        _titleOffsetY = y - vec.y;
        updateTitleLocation();
    }
    

    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接下来,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动手试试扩展ButtonLabel使其支持左对齐、右对齐吧。

    用lua作为主要开发语言的同学还可以把上面完成的两个接口绑定到lua,这样就更方便使用啦!

    Conclusion

    有时候,虽然只是几行代码,却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有时候,虽然只是一点好奇,却可以让你窥见真知。
    有时候,不妨挖几个脑洞,自己填填坑吧,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人气小哥:就在button上自行创建label就好
      • 曾樑:让我想起了,某妹子对某程序员说的话,你还自己找BUG玩吖
        码上说:@曾樑 啊哈 脑洞挖一挖 身心多健康:grin:

      本文标题:Cocos2D-X ButtonLabel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cc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