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只要确保货币存量的固定增长,就可以管理经济周期问题。
2.自然系统一般有三个特征。第一,存在正向反馈。第二,存在意外的成分。第三,存在某些阻断趋势演化得“断路器”。
3.所谓的“财富效应,是指当人们看到自己的财富增长时就会花费更多,反之亦然。
4.当价格有可能上涨时,人们就急急忙忙借钱并抢购物品,于是会推动物价上涨,商业出现膨胀,经营者也会变得鲁莽挥霍,通过介入资本经营所获得的回报比实际借入的资本还要少,而他们自己变得富有的代价就是牺牲了社会利益。
5.结果是随机冲击产生了周期性的运动。
6.存在一种倾向,人们喜欢用近期的趋势去推测未来,因此造成了羊群的自我增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人们难以获得信息与洞察力,所以人们会加入可能获利的一边。
7.一开始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节奏独立鼓掌,但过了一会儿,鼓掌变成了更慢且同步的节奏。这种现象叫锁模,当许多无关联的过程自发的锁定彼此的节奏并创造出一个加总运动时,就发生了锁模现象。
8.通货膨胀就是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精心炮制出来的。
9.这一研究表明实物资产(艺术品、房地产、商品)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而股票的表现好坏强烈依赖于是否存在通货膨胀。
10.货币环境通过房地产价格及它所驱动的财富效应,间接驱动艺术品、贵金属和钻石市场,所以称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是不无道理的。
11.现货溢价是商品期货市场上做多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商品期货的价格高点与股市相比,会出现得稍微吃一些。
12.在某种程度上,货币流通的加速度或者更高的速度,将会产生于增加货币供给(发行)相似的效果
13.机器带来了两种戏剧性的效应,一是提高了单位资本投入的产量,另一个是在建立新工厂时,有必要预先制定深入的生产计划,这与以前向许多小家庭作坊订货的方式大不一样,当然,随着工厂潜在盈利能力的扩大,不确定性也增加了。
14.公共部门不应该干预市场,而应该致力于保护市民,建立司法公正,以及承担一些特定的工资,像发展教育,运输系统和监管票据信用。
15.自由是最优效率的经济模式。如果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利益的守护者,而且依靠自私的力量,那么,资本主义经济就是最理想的。
16.高利率可以吸引民众酱部分现金存放在银行账户上。通过维持高利率,中央银行就可以降低流通速度,吸收货币,从而给经济活动降温。于此相反,低利率将会增加货币供给并且刺激经济活动。
17.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语气会影响现在的利率水平。如果人们担心将来发生通货膨胀,现在的利率水平就会相应提高。
18.那些试图观察未来供给与需求信号的少数人,一弹预估到价格会大幅上涨,结果反过来诱惑许多只是关注市场即时变化的人也去购买,这些购买者期望价格仍然会有更大的上涨空间,这就意味着一个恶性循环。
19.技术革新会经常创造经济的繁荣。技术革新的效应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更多的资本,雇佣更少的劳动力。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但是由于劳动力与资本的比率下降,利润率也会随之下降。
20.经济永远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循环,商界及民间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