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一个老顾客,提着刚买的几块蛋糕到我店里来。
她进来后就直接说:"姐,我在你这里玩会再回家,我刚给孩子买了6个小蛋糕,这蛋糕挺贵的,这么一点就花了二十多块钱,刚才我看见邻居领着孩子在楼下玩,让人家吃人家又不要,如果人家真要吃,咱还舍不得给,这东西这么贵,不让让人家,还怕邻居说小气,所以我先在你这里待会,没熟人了我再回家。"
我笑而不答,只是客气地让她坐下,并闲聊起来。
对于这位顾客说的这种情况真的很常见,尤其在农村老家尤为明显。
因为在老家里基本上都认识,还有很多人是同家族的,所以不管谁买了点好吃的,只要碰到熟人就得让让,如果你不让让人家,人家一扭头就说你不懂事小气,至于你怎么让法那是你的事,在我看来,所谓的"让让"十之八九都是虚情假意的让,让的时候装东西的袋子都不打开,或者直接把装东西的袋子递到你跟前,让你自己拿。当然对于这种"让让"还真的不能当真,只是人家的客套话而已,如果你当真了,接受了人家的东西,人家肯定会不高兴,会背地里说你爱贪小便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老家的人买点好吃的东西都会掖着藏着的带回家,尽量不让熟人看见。
当然也有真心实意让你吃的,这种让法就是人家直接把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亲自递到你手里。不是那种只递装东西的袋子,让你自己拿的那种让法。
记得孩子两岁时,我带孩子回老家,刚下车正好碰见同家族的婶婶,她刚好赶集回来,手里提着刚在集上买回来的两个大烧饼。她见了我和孩子后,就提着装烧饼的袋子往我面前一递说,让孩子吃个烧饼吧,我连连摆手说他不吃。可小孩子却不懂大人的意思,伸出小手就准备去接,婶子赶紧嗯啊啊地向后躲闪了一下,什么也不说,更没有拿出烧饼给孩子。我快点把孩子抱起来对婶子说:"他这几天有点消化不良,不能再乱吃东西了。"婶子"噢"了一声,就趁机离开了。
从此以后我告诉孩子,不管谁的东西都不能乱要,只有经过我的同意才能要,没有我的同意绝对不能要,省得让人家这么尴尬。虽说人家让小孩吃,但那也是看着大人的面子,如果大人不在,只有小孩,人家连让都不会让的。
当然对于那种真情实意让吃的,还真的不好拒绝,盛情难却吗,这个时候只能出于礼貌的适量的尝点。
有时我买点好吃的,如果遇见了熟人家的孩子,只要我想给,我就会直接从袋子里拿出来递给孩子,如果人家大人死活不让孩子要,我心里也会真的感觉挺难受的。真心实意的给人家,如果人家接受了,我会很高兴的。
如果买了很贵的可吃的东西,或者买的东西量很少,这个时候给人家我也会心疼,所以我就装作若无其事的视而不见,当然也不让,直接提东西回家了。
我就这么果断,"让吃"就真心实意地去让,不想"让"就不"让"。不会那种拐弯抹角虚情假意的"让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