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几章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三个要素:观察、感受和需要。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提出具体的请求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此外,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请求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生活中人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明确谈话的目的
有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也许只是说出我们的不快,却误以为别人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如果我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可能就不清楚我们想要什么。
更常见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表面上,我们是在与人谈话,实际上,更像是自说自话。这时,我们谈话的对象可能就不知道如何回应,甚至会感到局促不安。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
有些人也许会说:“我没有什么请求,只是随便聊聊。”然而,我相信,我们在和另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希望有所回应的。也许,我们想要的只是他人的理解,我们希望有人倾听并了解我们的处境。或者,我们期待的是如实的反馈——我们想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当然,有时我们希望他人采取某种行动。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回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