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弟弟两家人带着老妈去闲林老街围炉煮茶。临出发前,儿子异常兴奋,说:太开心了,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他已经不止一次这么说,今天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今天他骑车骑了好一段,自从上次学会骑车后,这两个月都没好好的骑过,一直念叨着要出去骑车。他刚学会骑车还有瘾,我想起我刚学会骑车那会,一到放学和周末就和村里的伙伴,一人蹬着一辆车在村里的路上飞驰,最远的一次我带着一伙人从当时还正在修的高速路上一直骑到了我的姨妈家里。那是一个夏天的周末,我们大概骑了近10公里,到了姨妈家里,我们几个人一个个满头大汗,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姨妈给我们一人一支冰棒,我们开心的吃完又骑了回去。其次他觉得到闲林老街又可以好好玩耍,我们之前已去过多次。到了老街,坐在户外沿河的边上,把套餐中的年糕、橘子、板栗等放炉上烤着,我们大人喝着茶,一壶白茶一壶红茶,小孩子看我们喝茶也想尝试,于是给他们各倒上一杯。不过他们两个主要是吃东西,侄子还小,浅尝了一口茶就不要喝了,一直在吃棉花糖。儿子中午没怎么吃饭,在来之前骑车骑了近一小时,看起来明显饿了,喝着茶吃了好几块年糕,白茶味道清淡一点,他也不觉得苦。他三下五除二就吃饱了,然后坐在那喊无聊。我说,你来之前不是很开心的吗?现在怎么会无聊呢?我们不是和你一样也坐在这,我们也没有玩手机。那你要怎么样才能不无聊?他说,现在没有玩的东西。我说,坐在这其实也是玩呀。他说,不是。我说,按你的想法玩手机、iPad和看电视这些才叫玩?他点头说,对呀。我说,那你可以自己去大草坪那边去转转,那边人很多,小朋友也很多,你可以带着小弟弟去那边逛逛。他刚开始不太乐意,主要是胆小不敢一个人过去,后来老妈带着他俩去了大草坪。下午的阳光正好,坐在沿河的户外,看着老街的古镇风格的建筑,天空万里无云,蓝色的背景上有飞机飞过留下的尾烟,在天空中慢慢消散变宽,像是蛇形的彩云。我们来的路上还见雾霾浓厚,在高架上看过去,周边被雾气笼罩着,阳光一直也没有完全驱散完雾霾。不过坐在河边时,倒是完全感觉不到半点雾霾,周围一片澄净,阳光加火炉,给人暖烘烘的感觉。小孩子对于玩的感觉说起来很简单,需要具体的事情让他去做,比如你让他看电视、玩游戏、玩玩具等等,他们的心思很简单,还无法理解喝着茶晒着太阳也是一种“玩”,我试图和儿子解释,不过他很不耐烦,可能心里想的是你说的是什么玩意?说起来也是,我作为成年人很久,一直以来好像都很难接受“无聊”,总要找一些事来填满无聊的感觉,围炉煮茶何尝不是呢?只是这种“玩”对小孩子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他觉得坐在这算什么“玩”呢?我想如果我自己在家里,围炉煮茶一个下午我会不会同样觉得无聊,浪费时间呢?我可能更愿意去看一部电影,看一部小说这样具体的事吧。只是由于出来花了钱,不多坐一会,觉得亏了。这么一想,闲适的时光好像也不简单的是闲适,只是因为付出了成本,所以想要有回报,就好像花了钱点了一个贵的菜虽不好吃,也不想浪费不吃。想到此,心里有些难过,还好这样的想法是写到此才突然蹦出来的。下午的时候我没有此种想法,我只顾着喝着茶,一杯接着一杯的喝,仰躺在椅子上,感受着无风的下午,温暖的阳光,觉得身心有种放空的感觉,手机也无人发来信息,我也不用看。脑海里偶尔想到的也是人要学会享受闲适的时光,不用非得把时间用事情填满,填满后有的时候不一定带来快感,反而增加了焦虑。因为我想起之前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有这样的觉悟,只要老婆一喊出门,我内心里就满是抵触,觉得难得的周末,为何还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外面呢?但这两年变化很大,我觉得放空和松弛也是生活的必须,他就像是给紧绷的神经来个放松。只有能享受无聊,才更能投入忙碌。即便是机器,也需要保养,否则也很容易出故障。我们一直坐到夕阳西下,店老板中途还贴心的送了点心和一壶鲜花牛奶。太阳落山后,风渐渐起了,吹来给人有种凉凉的感觉,我们桌上的炭火也渐渐变成了灰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