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消零派052号贺兰岳消零专题读书
“40岁父亲参加高考只为教育儿子”:上热搜:优秀的父母只做这一件

“40岁父亲参加高考只为教育儿子”:上热搜:优秀的父母只做这一件

作者: ge叔 | 来源:发表于2021-06-10 09:00 被阅读0次

为人父母的你在教育孩子上是否也是这样.....

近日有一则新闻,看到行动上影响教育是这样的:

40岁父亲为教育叛逆孩子惨叫高考。

6月7日,安徽霍邱,40岁男子杨国军参加高考,只为教育叛逆孩子。杨国军表示,13岁的孩子痴迷玩手机,不好好学习。他教育时却被孩子质疑没资格,还被反问“你咋考不上大学”。

就是这句话刺激了杨国军,他就此立下誓言,参加高考,孩子父亲言传身教。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教育,就是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

 01

高情商教育,是允许孩子犯错

李明在一次的采访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儿子在班上把同学打伤了,孩子回到家中告诉母亲;母亲并没有劈头盖脸的

训斥孩子,母亲脸上并没有表现出着急和凶怒,而是温和的跟孩子说打人是不对的:“你因为什么事情把班上的同学打了”。

母亲前因后果了解了,这时先后走进了自己和孩子的房间,收拾衣物,孩子坐在大

厅里面,看到母亲正在收拾衣物问:“妈妈你收拾衣服干什么去”,妈妈回答到:

你把同学打了伤了,作为你的妈妈有义务责任,你把同学打伤了是要被抓坐

牢,“你要答应妈妈,下次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出手伤人,不然我们要去很远

很远的地方坐牢”顿时孩子恍然大悟才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儿子保证以后不会在打

人了。

——正确的教育要从正确的沟通开始,有些话说出,已经代表教育失败了。

02

 高情商教育,是接受孩子平凡

回过头,说说我同事阿敏和儿子的故事。

那天如果不是阿敏哭着亲口告诉我,我也是无法相信,她的女儿小琴竟患上抑郁症。

小琴给我印象一直是活泼开朗的,每一次见到我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全市排名第一的高中,进入高中之后成绩一直

下滑,比孩子更不能接受事实的是妈妈。那时候的妈妈产生一种焦虑感,

总是给小琴不断的施加压力,曾经的成绩考那么好,现在成绩如此之差。

阿敏带儿子去看过心理咨询师,才知道儿子产生抑郁症的一天,阿敏终于

说出这样一句话:“是我错了,我总是逼着她努力,不要忘记曾经的优秀”

其实我是接受不了事实的,我以为自己是爱他,没想到结果去伤害了儿子。

在学习中,每一句比较、质疑、斥责,背后深深隐藏着家长的焦虑和担忧。

而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信任,听到的潜台词是“没用的东西!”不但对孩子没

用反而充满着无限的厌恶。

过高的要求和期待,导致孩子承受不起压力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一旦心理问题出现,孩子就会与父母产生心理隔离,关上了亲子关系的大

门,多可怕的恶性循环!

——【正面管教】书中说到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是归属感和价值

感。”无法接受孩子平凡,对孩子过于严苛,就会让孩子丧失归属和价

值,成年后也难以收获幸福。

李玫瑾教授这样诠释教育:“孩子的心理阳光成长,比智力更重要。”

我宁愿我的孩子是个普通的快乐少年,也不愿他成为心理压抑的学习机器,培养出一个阳光乐观、自信坚强的孩子,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0岁父亲参加高考只为教育儿子”:上热搜:优秀的父母只做这一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hu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