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和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闲聊起来,说些有的没的,什么“20岁到30岁才真的是大好年华啊,现在来看,这10年就该使劲折腾,尤其大学那四年,真后悔当初没好好打磨一项技能啊。等到30岁的时候,才发现以前真的浪费了好多好多时间,我都自觉30岁前的我活的像一傻子,虽然现在也没聪明多少。如果我能代表大多数人,估计很多人都会在30岁到50岁的阶段,深感生活的艰辛,上有老下有小的就不需要多说了,肯定天天焦虑的不行不行的,即便下没有小,也会日渐逼近那个状态,心态上也消停不到哪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5956/0d7c3ebe2a123c60.jpg)
可是,等等,说到此的时候,好像有些东西被我忽略了,既然20岁到30岁是大好年华,是可以抽时间好好打磨一项技能的,那为什么就不能把这十年平移到30岁到40岁呢?如果只是一味地慨叹时间的流逝,整日慌慌张张的忧愁这、焦虑那,到头来,还不是两手空空。
我们总说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仔细揣摩一番,失去的往往都是过去的东西,也是旧的东西,比如那段黄金的年龄,还有那宝贵的注意力。
而今天再看这句话呢?今天的年龄虽说没有往日那般黄金了,可最起码也不赖不是,白银总还算的上吧。再看注意力呢?十年前没人告诉我,“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几乎是能为你产出的唯一资源。”当然,咱也不能怪老师、家长,人家可能也不知道,关键可能人家知道,咱也没虚心求教不是。再进一步,知道了注意力的宝贵又能怎样,你知道如何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吗?同样也没人告诉我,“全神贯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同时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再深入一层,知道了注意力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可哪有如何呢?你完全可以把注意力用在“莫名其妙的上网凑热闹,心急火燎的随大流,以及操碎了别人的心肝”上面……既然如此,那我绝对不允许自己等到40岁的时候再说,“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啊” 这句话了。
我有时还真的会做白日梦,梦到了我回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大名,我的照片亮闪闪的张贴在学校的光荣榜上,看吧,咱好歹也曾是个风云人物。
“喵呜……喵呜”,包豪斯的叫声把我拉回了现实,它好像在提醒我说, “嘿,铲屎的,醒醒吧,等到你40岁的时候,你又会说,老天爷啊,我愿意用我所有的一切换会我的30岁。”虽有调侃的意思,可事实的确如此。
每当过年的时候,都是爸爸最忙的时候,他倒不是忙着赚钱,而是忙着给亲戚朋友写春联。小的时候,我总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直接去商店里买现成的,非得自己写,我想想那些大号小号的毛笔,脏兮兮的墨水,还有那一摞摞的红纸就头大。后来,我才渐渐想通,原来是我肤浅了,一来爸爸的爱好就是写毛笔字,二来人家觉得成品的春联没有灵气,总是带有些“求福、祈福”的色彩,才好些。也往往是这个时候,当我靠近爸爸,看他一撇一捺的挥洒泼墨时,他就不由自主的说出那句我已经听过无数次的话——你小时候啊,不听我的话,你说你要是从那时候开始写,写到现在,不得也是个人物了。
事实上,我深知他的用意并非这么简单,可能他早已知道一个人的时间、注意力都是自带排它属性的,即意味着说用在了这里,就没办法用在那里。现在想来,他大概想从小就培养我一个拿的出手的技能吧,亦或是让我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自我提升上,而不至于被外界的电子游戏,娱乐场所,亦或是烟酒所迷惑,真真是用心良苦的老爹呀。
这两年回家,不知不觉间,那句他曾说过无数次的话,好像少了许多,我猜他大概注意到了我的言行,也注意到了我好像并不是对于现有的,依然采取无视的态度了,也并不是一再的重复着“失去”和“珍惜”的恶性循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