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脉知识】阴维脉

【经脉知识】阴维脉

作者: 兔之琳 | 来源:发表于2020-08-07 23:49 被阅读0次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联系脏腑:心包、腹。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1、 筑宾(足少阴经)

【取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主治】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穴义】足三阴经气血混和重组后的凉湿水气由此交于肾经。

 2、 府舍

府,脏腑的意思;舍,来源之意。“府舍”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的气血来自于体内脏腑。

【特点】脾经。 肝经。 阴维。

【主治】腹痛,疝气,积聚。

【取穴】正坐或仰卧,右手五指并拢,将拇指放于肚脐处,找出肚脐正下方小指边缘的位置,以此为基点,再将右手手指向下,拇指放于此点处,则小指边缘的位置即是此穴。以此法找出左边穴位。

【运用】食中两指伸直并拢,其余手指弯曲,以四指指腹揉按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穴位各按压1〜3分钟。

【功用】健脾理气,散结止痛。

 3、 大横(足太阴脾经)

[定位] 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泄泻,便秘,腹痛。用于治疗气血瘀滞化热引起的便秘、肠痈、以及虚寒洞泄、着凉腹痛、体虚多汗。有除湿散结、理气健脾、通调肠胃的作用。

【运用】按摩大横穴一般多用压的方法,即用拇指按住大横穴,持续5秒后再反复按压。

【功效】转运脾经水湿,健脾利湿,有助消化,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

  4、腹哀(足太阴经)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仰卧,大横穴直上4横指处。

【运用】用大拇指按揉腹哀约200次。

【功效】冷降脾浊。

  5、期门(足厥阴经)

【取穴】正坐,举双手,掌心向下,指尖相对, 放在双乳下,肋骨上,大拇指、食指直下掌根处的鱼际所对应穴位即是。

【运用】用大拇指揉按穴位,有胀痛的感觉。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揉按3〜5分钟。

【功用】健脾疏肝,理气活血。

【穴义】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6、 天突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运用】用中指指腹按揉天突穴并做环状运动,按摩时应控制力度,不要伤到喉咙。

 【功效】吸热生气 

  7、廉泉(任脉)

【取穴】廉泉穴位于人体颈上部正中,于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1寸的凹陷处取穴。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运用】用中指指腹按揉廉泉穴并做环状运动,每次2分钟。

【功效】疏风泄热、清音利喉、清咽利舌,收引阴液。

相关文章

  • 【经脉知识】阴维脉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联系脏腑:心包、腹。 主要病候...

  • 【经脉知识】俞穴

    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与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相对而言,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

  • 【经脉知识】督脉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于曲骨穴,向下走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

  • 【经脉知识】任脉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天突穴),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

  • 【经脉知识】阳跷脉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

  • 【经脉知识】阿是穴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 【经脉知识】阴跷脉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

  • 【经脉知识】原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

  • 【经脉知识】带脉

    带脉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 位置: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

  • 【经脉知识】络穴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脉知识】阴维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jm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