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是因为旧小区改造,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看到农民工的工作生活状况,还真的是填补了我对他们有限了解所缺少的一些空白。
其实,此前我对于这个人群的了解接近“小白”,主要是因为亲戚朋友中没有干此行当的,何况现代社会压力大,节奏快,个人忙个人的事都有点应接不暇,哪里有闲功夫关注其他,要说是仅了解那么一点点,也是不经意间在媒体上浏览而过的肤浅内容,至于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衣的各种施工人员,我连准确的称呼都搞不清楚,不知道他们介于建筑工人和农民工之间到底属于哪一种,就这么“自定义”地统称他们是“农民工”,因为我印象中的建筑工人多偏重于建房、建桥、或者建宾馆酒店等,也主观认为那些活比现在我看到的“农民工”干的活技术含量高一些,走过路过的简友们,请原谅我的不懂与冒昧,关键我想说的是这些人或者说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情况,并不影响我的主题发挥,也就凑合着这么称呼了,要让我去仔细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还真没那么多时间和心情。
首先我觉得他们干的是粗活,体力活,除了个别操纵挖掘机、打凿机的“高高在上”机械座位上的人,大多数人的劳动在地面,使用的工具是铁锹,挖坑刨土、清理周边场地,也都靠它了。
这些人的劳动强度和辛苦程度与我们周边的工作人员相距甚远,能简单地说,拿铁锹的手和点鼠标的手那是天差地别,从学历技能上讲更不能用一个时空涵盖,所以我其实在这里也是有点瞎比,实际是风马牛不相及。
另外这些干活的人群年龄集中在青壮年,体能力量应该是他们人生中的优质阶段,否则,也承当不了如此大的劳动强度。
再了就是我中午下班能看到他们饭后休息场景,难以想象的是一块纸壳或施工现场的某包装袋就是他们身子底下的铺垫,他们有的只穿背心、有的干脆光膀,居然躺下就能睡。也有年轻一点的手里捧着手机在自顾自全神贯注地看着,也不知道他们是在玩游戏还是追剧,猜想是各有各的乐趣吧,因为他们的世界我们没法了解,也没有必要去了解。
至于他们是否有自己的食堂,伙食怎样,我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说过,能见到的是在学校门口一排可以称之为“快餐”的本地特色“XX拉面馆,门口树荫下的摆桌前常常看到有他们三五人对坐的身影,也有吃米饭就着一两个家常菜的,我感到稀罕的是他们有时候是卷着裤腿蹲在椅子凳子上,边吃饭边聊天,有时打趣逗笑,爽快到笑声传遍周围路过的人不由的侧目,这使我想到无论什么人,干什么活都会有自己的快乐放松时间和方式,农民工也不例外。
在此我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很辛苦,至于收入依然是未知,估计能接受这份冬不避寒夏不躲伏的工作也是和个人条件相匹配的吧,因为任何一位成年人都要以不同的劳动方式获取自己的生活成本,有家有口的还要负起一份养家糊口的责任。
说到这一点,农村人、城里人,有学历、没学历,成家或没成家的人都一样,不是都要以自己的劳力能力和智力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