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友)
读《墙上的斑点》有感。
意识流小说早有耳闻,但是迟迟未开启我的阅读之旅。
以前是读不懂,现在是为了工作硬着头皮读下去,哦?原来意识流小说是那么有趣!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近现代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
而本文,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发表于1917年,也她的其第一篇意识流作品。小说以女主人内心独白写成,她从墙上的一个斑点引发出自由联想,这些想法杂乱无章,与墙上的斑点其实毫无联系,因为这个斑点原来是只蜗牛。
在我读来意识流小说不是单线条的直线书写,而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圆形发散。或者说像高出的水,向四周流动。
第一感觉,自由。围绕一个模糊的中心,想到什么写什么,写自己所思所想。
第二感觉,规矩。比如这篇文章,伍尔夫看似是自由散漫,但却结构严谨,每一个看似发散的点都紧密围绕着“墙上的斑点”,比如第一段开篇写“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第三自然段开头“但关于那个斑点”。第五自然开头写“但那墙上的斑点肯定不是一个洞孔。”……
细细读来这篇文章越读越有意思,而且伍尔夫的文笔特别棒!
此外,意识流小说写出来了奇幻的梦境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