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惧新老师的三“新”,因为可以有二“意”

不惧新老师的三“新”,因为可以有二“意”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19:19 被阅读0次

    新教师入职,一定会过亮相课这一关。

    每次听新老师的亮相课,确实能看见新老师的“新”来。

    总结起来有三“新”。

    一“新”:只见一类学生,不见一个学生

    新老师上课,多少都带有“脸盲”症。不是因为他不认识每一个学生,而是所有学生,在他的眼里都是一个样态:

    成绩至少是中上等;

    理解能力尚可,属于一点就通的,也有可能是不点都能通;

    表达能力也较佳,且都是能主动表达的;

    学习习惯较好,能基本跟着老师预设走;

    ……

    于是,课堂行进那是顺风又顺水,因为老师抛一个问题出来,班里总会有好几位学生起立响应。老师会将这些答案打一个漂亮的组合:瞧,他们都没有问题。于是,课堂就往前推进。

    于是,老师沉浸在自己的教学预设里,将教案执行完毕,课也就上结束了。

    至于那些还在知识的河里挣扎的,或者一开始就没有上路的,老师完全不知道。

    也就是说,上完这节课,只有少数的学生有获得感。

    二“新”:只见老师一讲到底,不见学生个性分享

    新老师上课,大抵都会“霸占”着讲台区域。只有少部分新老师敢于轻度腾挪一下脚步,走到离讲台不远的地方“活动活动”。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站在讲台上时,才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掌控感。同时在这个教室的制高点里,老师一定会发挥“讲课”的“讲”的功能和价值: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要讲;

    确立探究核心问题要讲;

    理解核心问题要讲;

    学生已经分享反馈要讲;

    学生练习反复强调要讲;

    ……

    一节课,老师都处于“讲话”的状态。听不到学生的个性分享,偶尔就算有,这种个性分享,也得不到老师的正面回应,因为他只想一件事:我预设的下一句该怎么讲呢?

    三“新”:只见老师见好就收,不见学生慢慢思考

    新老师上课,抛出问题后,不会给学生思考时间,只要有一两个反应快的学生做出他想要的回应,会马上进入下一环节。

    因为他们最怕:课堂此时突然安静下来。

    于是,新老师在讲台前面,手忙脚乱地进行一个又一个环节。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只要老师发射出去,有学生发射回来,这个知识点就算学生掌握了。

    也许,其他学生还在想着与乒乓球本身有关的问题,那颗乒乓球只是从眼前两闪,疑问也就灰飞烟灭。

    也许,其他学生都还没有看清楚乒乓球将要飞往的方向,那颗乒乓球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也许,其他学生正准备起身拦截乒乓球,做出准备的姿势时,就被身手快的拦截了,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这样的三“新”,几乎每一个职初教师都会遇见。

    这很正常。

    不用恐慌。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直面这个三“新”,化解这个三“新”的态度与勇气。

    我认为,可以用这两个“意”来化解。

    一“意”:从教知识转向育人的意识

    课堂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知识只是做为一个载体。当我们将课堂定位于育人时,我们就不会心里只装着的我们的教学设计。

    诚然,上课之前我们都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读教材的同时,经历读课标、读教参、读资源、读学情,然后进行教学设计。

    可是,教学设计最终要作用于学生,要学生对你的设计“买账”,你的教学设计才能称为设计。

    所以,一个问题抛出去,需要看学生的反应,而不是用老师预设的答案去对标。

    所以,一节课的完整与否,不是用你的预设是否完成为标准,而是看学生接受了多少为标准。

    二“意”:从关注一类学生转向关注具体的学生的意识

    当我们有了第一个转变,课堂才有了“人”的立场。

    但是,这是第一步。

    因为,我们需要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而不是一类人。

    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既要允许有走在你预设前面好几个层级的回应,这一点决定了课堂的高度。也要全盘接收离你预设好几米后的回应,这一点决定了课堂是否保底。

    比如,一个新的情境,或者一道新的问题,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多让他们提问,找到课堂前行的起点和方向。

    你需要看到每一个思考的背后,那个具体的人。

    “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需要用这样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面向不同的学生,寻找他们不同的疑问,再根据这些疑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你就不会一种方法用到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善于借助学生互相之间的分享,推进课堂。

    有了这两种意识,上课时,将眼光从知识看向学生,再看向具体的学生,课堂才有生命成长的意味,也才有育人的落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惧新老师的三“新”,因为可以有二“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ln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