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16887/759140c2d6c2282a.jpg)
我们常说是非对错,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很难从根本界定。每一个标准都有一个定向的参照物或者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所以标准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一个目标定位,引导我们沿着这个方向行走,最终达到目的地。
但是世界无穷大人种千千万,任何一种标准的界定都没办法囊括所有的人群而只能以大多数人的行为作为一个统计基数。就到达目的地这件事来说,有的人刚刚好到达了目的地,但也有些人还在路上,甚至还有些人早已走过这个目的地去往了下一个目的地。这三种情况都会是我们设定下一个目的地的参照物,当然数量最多的一种情况就会被命名为“通常”。
如果我们给一件事定一个完成的目标值,超过这个值就会被称赞,低于这个值则会被鞭挞,那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刚刚好达到这个目标值,不多也不少,与此相较而言,被称赞和被鞭挞的人数会相当少,因为界定一个目标值的参照物里还需要有一个容错值。这应该是一个绝对值,正向是一种好的体验,负向则是一种好的试错。
我们每天扛着各种纷至沓来的压力,去将所有传递到大脑的复杂指令集中处理后输出。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既然不能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件事,那么分散精力处理下来的输出必然有一个区间内的浮动,当然,这个浮动也是在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比如一张考卷你给自己规定的是答对一百题,可实际上你只答对了九十八道题,但你觉得还能够接受,将错误的题用红笔圈出记得下次不再犯,可如果你只答对了六十道题,你便会有巨大的沮丧和失望,因为你远远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平,所以错两题在你的容忍范围之内,而错四十题便远超出容忍范围了。
这个容错值的界定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负向范围界定小,说明你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界定大则说明你对自己没什么要求。
又比如你的老板面对迟到的员工,第一个员工迟到了五分钟,他没有问员工迟到的理由直接说下不为例;第二个员工迟到了二十分钟,他听完员工迟到的理由后也能够点点头说下不为例;但第三个员工迟到了一个小时,他甚至没有问员工迟到的理由便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随之而来的可能是降薪或者是解雇。为什么?因为第一个和第二个员工的迟到时间都还在他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而第三个员工的迟到时间远远超过了他心里预设的底线,自然讨不了好处。(当然实际工作中对于迟到这件事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处置方式,此处仅通俗举例)
你老板的容错值反映了他对员工行为的预测和期许,也间接反映他对公司未来发展所持有的态度。
如此看来,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该有一个正向偏大和负向偏小的容错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个容错值区间以及区间两端的临界点,这个区间会决定你接下来去向何方。那么,越过了你的临界点,你会有什么程度的对抗,扩大容错区间还是弦断爆发呢?
来,告诉我,你的容错值有多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