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经过】
昨天放学跟同小区的儿时伙伴一直在玩,到了分别的时候他邀请伙伴去我家玩,这个小朋友奶奶拒绝了,之后儿子又主动要求去伙伴家里玩,伙伴说“我不让你去我家”就走了,儿子之后就是很伤心的哭闹并跟我发脾气。
我能捕捉到孩子情绪的源头不是针对我,而是很伤心为何自己的好朋友不让他去他家,我可以理解幼小的心灵所受的打击并跟他共情,跟他提出解决方案:等他伙伴吃过东西再一起玩,他也想弄清楚为何不欢迎他的原因,晚饭后我们去了小伙伴家,他好像已经忘了自己的伤疤,是我提出这个问题,他伙伴说“你每次来我家都把我玩具玩乱了”(这个孩子从小到大秩序感很强,不让人碰他东西),最后以两个人玩沙包被我强行带回家而收场
【家长反思】
孩子们要经过很多次跟同伴的摩擦才懂得如何跟别人相处,但每次想到他们内心很脆弱会忍不住去帮忙,事实是他们有自己解决摩擦的办法。感觉自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太敏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除非孩子主动求助否则绝不参与。
【秀红反馈】
记录依旧很用心,一路用心的发现与陪伴,将会成为你和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关于孩子社交,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社会秩序”,不过多干涉是家长明智的选择。同时,家长有责任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
1)与更多不同年龄孩子的家长建立友谊,给孩子更多社交目标选择。主动邀约其他孩子和家长来玩,充分准备给对方好的体验。比如:一起做烘焙
2)交给孩子必备的社交技能,可以从一些基本句式开始。比如“我可以玩一下这个玩具吗?”“我先玩这个,之后我们交换”等
3)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社交“货币”,一些小礼物(比如贴纸、印章)
4)买更多新奇有趣的适合两人及以上玩的玩具,可参考以下原则“别人有的,我的更酷;别人没有的,我有”的原则,让孩子成为别人羡慕的“中心”,自然可以聚拢人气,提升孩子社交自信。比如:玩财商桌游
2、如何处理摩擦对于很多大人来说都是需要持续修炼,更遑论孩子。让他去经历的同时,保护孩子社交自信,并有意识的协助塑造孩子的社交形象。
3、相比强行让孩子服从,我会选择给她一点缓冲和结束的时间,沟通方式如下:
A:你是不是玩得很开心,不想结束游戏啊?(同理心,说出对方的感受)
B:是啊
A:你是不是还想再多玩一会
B:是啊
A:那你看再玩3分钟还是5分钟,你自己选一个,怎么样?
B:5分钟吧
A:好的,那我给你定5分钟的倒计时,到时间了会有闹铃提醒,咱们马上就走哈
B: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