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社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社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作者: 韵下焕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19:13 被阅读0次

喜欢创作或设计的朋友都多多少少会有过这种体验,自己精心创作的一份作品在完成以后会想分享给他人,都希望能获得读者的认可或者反馈,来提升自己创作的动力。

在上大一的时候,我经常会折腾一些创作类的活动,比如平面设计、摄影、绘画等,但是我时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在完成作品以后可交流的人太少了,或者说基本上找不到。

我也尝试过加入一些协会,比如摄影协会、电脑协会等,但,问题是什么呢?

协会过于细分所处的领域,也就是只单一对摄影来练习而已,同理,电脑协会也是一样,如果两个都参加,那么效率肯定很低。对于平面设计类,在学校根本就没有这类社团,一般只有在美术设计学院的专业出现有。

那对于想学习、交流这方面知识的同学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需求?

我约了一个也喜欢这方面的朋友出来,向他说了一下这个情况以后,朋友也表示正是令他头疼的问题。那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大概按目前我们这些创作者的需求列了这么一段逻辑关系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相关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这倒也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最后,我和朋友一拍即合,打算向学校提出申请,成立一个关于“平面设计”类的社团,主打创作设计类,主要涵盖了摄影、PPT设计、UI视觉设计、绘画等。

但,在传统社团的机制上运行这么多类别的项目,肯定不合适。那该如何解决?并且能让社团流畅的进行各种运作、让成员都能够得到满足呢?


在这里,我们引入当下潮流的“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形态。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与社团结合,就会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上述遇到的问题。

那么,与传统社团相比,“互联网+”社团的优势有哪些呢,题中所说的“颠覆”又是如何演绎的呢?


我曾经是分团委宣传部的成员,就按我在部门的工作经历举一个例子。

分宣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拍摄记录。

对于拍摄来说,一般的拍摄任务是对某个活动、讲座或者会议进行拍照,大致流程是这样的:

“ 接到任务 → 规定时间带好器材到活动地点 → 拍摄 → 挑选照片 → 上交到负责新闻稿的成员手上 ”

然后负责新闻稿的成员编辑好文字并附上照片,在网络上发布,大致就完成了整个工作流程。

那么,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是,成员的主动性不会很高

从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任务式”的摄影安排,大家都知道,摄影能力的提高,最需要的是兴趣,如果是被动安排去摄影,那么,提升的空间肯定不会很大。

第二个是,场景太单一化

在部门的安排中,我们大多数时候接触到的,是会议拍摄。

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所拍摄的场景过于单一,不利于对我们“摄影眼”的培养(即对摄影的感觉),一旦切换到其他的场景(比如户外摄影),就会无从下手。

第三个是,多任务的关联性不强(整合度不高)

在工作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拍摄和写新闻稿的任务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同一个人完成的。

这会造成的结果是,负责摄影的成员没有对照片进行二次思考,也没有与其他成员交流的过程,基本上没有获得关于摄影的正负反馈。

而对于写新闻稿的成员来说,不明白当时拍摄照片意图,只凭照片显示的内容来编辑新闻稿,那么对于新闻稿的内容,一般只按自己的感觉来写,并没有对这个活动进行深度的思考。

第四个是,成员间交流作品的机会基本没有

“完成拍摄 → 选好照片 → 提交”

这是负责拍摄的成员的工作流程

“拿到照片 → 编辑内容 → 提交到上级 → 发布”

这是负责写新闻稿的成员的工作流程

那么大家可以发现,根本就没有与其他没有参与这两项工作的同学交流的机会,或者说,就算有,也会存在成员交流的主动性不高(就像刚才说的,任务性摄影主动性很低)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关于摄影的,那你肯定会问了,不是还有摄影协会吗?

对于摄影协会来说,关于摄影方面的练习肯定会好很多,基本不会有什么技术性的问题。

但,其运行机制只有一项而已,即,只有摄影领域,基本不会触及其他的领域,我们知道,关于设计,它会触碰到其他很多创作类的领域。

而某些协会,只有单一领域,显然存在,效率低、关联性不强、整合度不高的问题


那么,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大致了解了“互联网+”社团所应该具有的优势是什么了。

但,整个“互联网+”社团的生态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为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我们向学校的申请能够被采纳,我与那位朋友收集了一些资料,包括需求、达到的效果等,列出了一份“生态清单”。

1、我们准备干什么

我们打算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型”社团,充分利用近几年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2、“互联网+”社团的性质是什么

解决上文中提到的,效率低、关联性不强、整合度不高的问题

3、社团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涵盖的领域是非常大的,那么其延伸的产物也是非常多的,但是,虽然数量多,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我们几乎可以无缝衔接各类领域,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运转机制。

4、构建一个拥有“生态”的社群,其核心要素是什么?

1)成员间互动的程度是决定社群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首要目标就是提高社群的的活跃度

我们以摄影为例,有两种活动方式,

一个是布置摄影作业,每周完成一幅摄影作品,并附上自己的拍摄心得,之后发布到圈子里面,同时其他成员对其作品进行点评,让创作者获得正、负反馈。

另一个是,集体参与户外拍摄活动,拍摄对象为,向学校所有同学发出关于模特的征集活动,让有意向参与的同学成为拍摄对象(即模特)。拍摄活动完成后,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处理好照片,发到圈子里与其他成员交流,再不断修改以后,将成片提交给模特。

2)让成员学会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们并不打算直接教授如何去使用、怎么做等技巧给成员,而是形成一套方法论,通过几位已经在这些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的“老”成员,来影响这些想学习提高的“新”成员,让他们也能够形成自己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再借助互联网拥有庞大的学习资源,那么,提升自己的能力,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比如,大家都去完成一份作业,之间肯定会有能力的差距。实力强的成员,其作品肯定很棒,这个时候实力还不够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会对照着比自己棒的作品,那么这样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审美疲劳。模仿,是创作设计者提升自我的第一步。

这大概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了。

3)让成员能够获得足够的主动性

你的作品,需要你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而完成的,才叫创作;

你的创作,可以随心所欲,尽情发挥你奇妙的想法,让它展现在大众面前;

你将获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同样热爱创作,你们将可以共同学习,深入交流,碰撞出激烈的热情火花。

维持成员的主动性,大概就是,让他们从中得到一种归属感,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5、社群运营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去维系?

1)社群生命力会降低

时间久了,难免会有部分成员出现“疲态”,热情度会下降,不会积极去参与社群的活动。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有一套奖罚机制,即,有奖励也有惩罚。

奖:打赏对认真创作,并产出优秀作品的成员,并获得专属的称号奖励等。

罚:对于很少、基本不参加活动或者没有作品产出的成员,一律清理出社群外,即定期清理“水军”。

奖励是给努力上进的成员一种鼓励,让创作者获得更多不断努力的动力。而惩罚,则是维护好这个社群的“生命力”而做出的决定,如果不这样做,那么懒惰者肯定会影响到勤奋的人,“高质量社群”又该从哪里谈起?

宁愿做一个只有几个人的高质量社群,也不愿做拥有几百人的水群。

2)活动多了,新鲜度会降低

举办的活动多了,难免会令成员出现疲态,那么,该然后去保持好吸引力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第一个是,不定期的进行“头脑风暴”,把大家的创意点子集合起来,让整个活动策划更好玩,更有趣。

第二个是,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成为决策者,把权力交给成员们,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思考如何更好的解决一件事情。即让大家都能把社群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不自觉的行动起来。

第三个是,与其他的社团、协会联谊,一起举办活动,提高社团间的联系,与更多不一样的人一起合作,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也是直接的提高了多个社团的新鲜度,一举多得。

6、社团的长期规划是?

我们将其分为七个阶段(注:随着社团的发展,并不止七个阶段)

阶段一,是建立社群的地基;

阶段二,不断的深入培养社群的成员;

阶段三,为了进一步提高社群的质量、让成员能够接触到在这领域内更高一层次的人,而做出的决定;

阶段四,创作了作品以后如何宣传出去呢,这时候考验的是成员们的组织、宣传和运营的能力,那么,举办比赛也是为了这一个目的;

阶段五,在文中提到过,社团联谊是有其必要性的;

阶段六,对成员的作品在校内、社群内进行展示。原因,一个是让能让成员有产出更棒作品的动力,一个是为第七阶段做准备;

阶段七,扩大整个圈子,给更多的同学带来受益,建立完整的创作“生态圈”。


那么,我所说的“互联网+”社团已大致呈现出来了,可能未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会更多,但是,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我相信,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ps:此文只探究“传统”与“互联网+”社团的优劣区别,并无偏向任何一方的说法。传统社团的存在性是无可替代的,之所以提出一个创新型社团,是为了能够去尝试弥补一些传统社团在运作时所面临的一些痛点和难点,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就比如近几年网络热文、电子书流行,其便利性、随时性受到热捧,但传统书籍会因此被代替吗?我想,根本不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社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sj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