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升级
认知依赖的生活陷阱

认知依赖的生活陷阱

作者: 双重肯定者 | 来源:发表于2016-04-12 21:50 被阅读91次

何为认知依赖者

有这样一种人,面对任何事他们首先是认知导向的,对于他们来说,追求明白和智慧是首要的,他们的典型座右铭是苏格拉底那句经典格言:“未经省察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他们往往对各种理论的兴趣超过了对人情的兴趣,你跟他们谈话他们总是有一堆大道理可以讲,而且讲起来头头是道。姑且可以称这种人为认知依赖者,我自己其实就算是一个认知依赖者,对于我来说,活明白很重要。因此本文也是一次自我反思的尝试。

认知依赖的陷阱

前面提到了,认知依赖者对理论的兴趣大于对人情的兴趣。因此,认知依赖者如果是待在学术机构、研究机构及专业技术领域,他们可以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理论创造和智力游戏,可能会取得一些成就,但认知依赖者一旦来到社会机构的大环境里,他们往往不容易取得多大的社会成就。为什么会是这样?

1、真确性与效用优先

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追求的是真理,即真确性,因此认知依赖者可以在这些地方充分发挥自己理性思维能力的长处。然而一旦处于社会纷繁复杂的大环境里,在这里没有人讲真理,只讲效用,在这样的地方,你如果跟别人讲真那你就很容易成为异类,别人要求的不是真,要求的只是有效。

2、认知的自反性在现实生活中被放大

认知就其本身而言,有一个很有悖论性的特点,可以称之为自反性:一旦你认知一个东西是什么之后,你无法再认知它不是什么!也就是说认知本身就意味着限定,这就是认知的自反性和封闭性。理论世界需要封闭自洽,而现实生活世界是开放多元的,不断变化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过于依赖认知,更容易掉进认知的自反性陷阱。

3、认知依赖者的行事特征

认知依赖者追求确定性,因此总是倾向于在觉得自己看清楚一件事情之后才去采取行动。不同于学术机构的专业细分,现实世界是模糊的、多元的,用一个人的理性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势必会力不从心。而那些在社会上取得成就的人很多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敢于尝试在认知上不是完全确定的事情。做这样的事情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占得先机,二是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的现有认知和经验,取得快速的进步和发展。在职业发展前期采用这样的行事方式尤其有效,风险成本较低。

而认知依赖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时,如果依旧按照学术机构那一套来行事,一来现实生活世界毕竟不同于理论,难以被全面地认知,另一方面,这种做事方式会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很硬,难以周全考虑各种人情和利益因素。因此,认知依赖者在面对现实生活世界时,常常会力不从心,他们的问题是预设思考太多,以至于限制了自己的行动,变得畏手畏脚,最终致使自己始终难以在社会机构里做出很大的成就。

认知依赖者的出路

1、拥抱模糊性

现实生活不同于理论世界的典型特点就在于其模糊性,理论世界再复杂,相比于现实世界来说,都是极其单纯的。理论可以被完整清晰地描述和论证,而现实生活世界中,很多事情很难完全地说清楚。就像你问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为何能取得成功,他会说出很多理由。但你需要注意的是,你不可轻信他的话,以为照他说的来做就能取得成功,他说的充其量也是自己对自己成功的解释而已,真正的原因他自己并不能完全说清楚。因此,现实生活世界的模糊性,要求认知依赖者要摒弃严苛的确定性追求,学会拥抱模糊性,这是他们能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一旦他们学会拥抱模糊性,再加上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理性能力,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释放,也很快就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2、作为磨砺认知依赖者利器的爱情

爱情是世间最难完全说清楚的事情之一,如果抱着一个认知依赖者的态度去谈恋爱,势必会输的很惨。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人太理性,太爱讲道理,跟这样的人谈恋爱难免会觉得无聊。爱情的魅力恰恰在于好多的事情是讲不通道理的,想想那些最为人所称颂的爱情,它们的一个特点就是超越理性解释,如果可以用理性来解释清楚的,人们会觉得那只是适合,而不是爱情。因此,对于认知依赖者来说,他们要多去尝试经历多一些的感情,这样能渐渐磨砺自己,减少认知依赖,从而学会感受和认知并重,而不是把自己限定在自己认知的困笼里。

3、感受大于思考,行思并行

认知依赖者要学会去做一些自己把握不那么足的事情,不要总想着什么条件都想好了再去做,要学会多尝试,边做边想,切不可以思代行。甚至需要刻意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冲动,以此来冲破理性牢笼的束缚,挣脱认知依赖的陷阱。

4、摒弃过于严苛的道德标准

认知依赖者往往容易成为道德上的完美主义者,在道德上往往对自己有过于严苛的标准,时常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感受。认知依赖者需要适度放松过于严苛的道德标准,以及学会释放自己欲望和情感,通过这个过程,给自己的心灵注水,使其不再是机器,而成为有结构的,更有灵性和情感流动的风景画卷,这样也能帮助认知依赖者尽快走出认知依赖的陷阱。

5、活在体验中,而不是姿态中

认知依赖者爱讲大道理,因此往往容易活在一种不真实的姿态中,而不是深入地去体验生活。因此,对于认知依赖者来说,学会去经历一些开放式体验,也就是一些自己可能不知道是否喜欢,甚至有些讨厌的体验。不要抱着认知的目的去体验,只是为了体验而体验,以此让自己更接地气,避免活在一种空幻的姿态里,而错过了真正的生活。

                                                            思享俱乐部

                                                      享受思考·分享思考

                                           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个人微信订阅号↓↓↓

相关文章

  • 认知依赖的生活陷阱

    ▍何为认知依赖者 有这样一种人,面对任何事他们首先是认知导向的,对于他们来说,追求明白和智慧是首要的,他们的典型座...

  • 【个人成长记丨避开思维陷阱小技巧(二)】

    上次浅聊了下关于思维陷阱里的认知陷阱部分, 这次接着聊聊怎样可以在生活中避免掉入认知陷阱。 避免“认知陷阱”,换句...

  • 思考快与慢

    大脑的运行模式引发了哪些直觉缺陷? 主要有四种:认知放松陷阱、自动替换陷阱、锚定陷阱和框架陷阱。 认知放松陷阱 如...

  • 依赖陷阱

    我们做人做事都会倾向于赖某人、某物、工具、产品、组织、系统等等,这样方便省力的行为习惯是很自然就形成了。我们的大脑...

  • 认知的陷阱

    和朋友讨论晚睡的坏处。朋友坚持认为,一个人晚睡对身体是有坏处的。而作为夜猫子的我,当然不能同意。我于是举出了久石让...

  • 认知的陷阱

    看到很多年轻人深陷所谓刷新认知和观点的陷阱。有的人患上了信息焦虑症,仿佛一小时不打开手机就会被时代抛弃。更有甚者在...

  • 认知的陷阱

    没想到有一天,直播带货,会成为一种新兴职业。 尤其是这两年,随着李佳琦、薇娅等大v的崛起,再加疫情的倒逼。 使得短...

  • 认知陷阱

    1.认知决定了你行动的方向和投入的力度,认知的深度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2.认知陷阱:觉得想赚更多的钱,就应该付出...

  • 晨读3| 小心这些你深信不疑的陷阱

    文|Allen小AI 通常我们生活中会产生一些认知的偏差,这些认知偏差容易让我们掉进一些陷阱之中,而造成这种认知偏...

  • 重塑你的大脑-改变消极思考模式

    如果你感到抑郁,你可能被认知陷阱或者被促发消极情绪的信念拖入泥沼而不能自拔。这些认知陷阱是对现实的曲解。认知曲解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依赖的生活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sw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