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学习笔记之五——《第三讲 情感的质量》
上一讲所讲到的语言的物质性,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语言本身是可以展示其装饰功能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汉语的字形结构本身就具有视觉感。如《西游记》中有诸多诸如“骅骝骐骥,騄駬纤离;龙媒紫燕,挟翼骕驦……”描写,这些“马”字旁的汉字就是装饰。
二是语言被通俗化的装饰功能,就在于社交媒体上的黑体“小金句”。除了传播上的意义,“小金句”对文学的意义不大,拿掉也不会影响什么。
三是语言的物质性的表现,在于它歧出意义的历史性。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沈从文的“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回来”、张爱玲的“我们回不去了”。
历史的创痛经由时间的滤镜,令语言自身漂洋过海,经历复杂的变异,最终凝固为某种歧出的意义。
意义的歧出,似乎是来自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嬗变,但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当下感知到了什么,他们用年轻的、敏感的、感性的知觉大面积冲撞过怎样的外部世界,构筑成心灵的山河,最终留在读者的心中。
台静龙在《始经丧乱》中非常娴熟地运用语言的暗示功能,“人生实难,大道多歧”,他省略的部分,可能才是最触目惊心的关隘。他刻意引导读者避开创伤本身,却给我们看到抵达创伤现场的路径。
作家王安忆直指“散文的心”在于“情感”。首先,散文不是虚构的。其次,真实所感、真实所想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散文的质量。
散文是情感的试金石,是“经过理念高度总结之后的感性果实”。好的创作需要理性地运用感性,需要作者对思想有感情。
事实上,情感也并非完全可以通过汉语词语来表达。这是因为:首先,语言是有限的;其次,世界的运行有既定的物理规律,人生故事却可能是无头无尾的。
散文写作训练的提升,“工夫在诗外”,其程序是以理性逼近真实,以情感服役于理性,并行之以文。
理性地运用感性、对思想有感情需要一定的哲学训练。
情感包含个人的情,亦有国家的情,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涉及这些复杂关系的流变。散文中的情的延展会走向更为内向和幽微的层次,走向个人的完成。
如何把中国文学的抒情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在现代散文的形式中,而不流于无聊琐碎的伤感,或者感官式的感觉,是每一个散文写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关键又在于如何做到“思想有情感”。
创意写作导师龚静:散文是人书俱老的题材,一边写一边探究,一边写一边怀疑,一边写一边不断地碰撞可写与不可写、写到与永远写不到的世界,探究写不到比写得更有价值的边界,是我们运用散文的际遇。
散文距离情感更近,距离语言更近。悲欢离合,千丝千肠,在散文里没有挽回的可能性,这是散文的忍心。
本章阅读参考书(篇)目:
1.《西游记》
2. 《始经丧乱》(台静农)
3. 《情感的生命》(王安忆)
4. 《散文的创作与欣赏》(杨牧)
5. 《楚歌四面谈文学》《剪掉散文的辫子》(余光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