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学习笔记之八(第六讲 景语与情语)
散文是我们普通人最熟悉的文体,是我们普通人表达复杂情感最简易的仪式。
如果在写作之外,没有建立起辨识复杂情感的能力,我们就不会拥有高质量的情感。
在理解创作者的写作处境时,如果仅仅停留于文体的外观,那便很可能读不到作家分明看到的,却没有写出来的事,读不到作家“希望读者看到什么”及其背后的缘故。
没有识别高质量情感的能力和经历,那么想要写出高质量的散文是很困难的。
如果说,文学并不在传递具体的知识,而是在传递心灵的力量的话,那么,现代散文则是要在无法挽回的心灵处境中,重新开凿出一个审美世界。
这个审美世界是由精致的语言搭建的,可能是十分私密的、絮语式的,别人进不去的;也可能是很女性的,男性进不去;或者是很世故的,年轻人进不去;再或者是很玲珑的,心怀壮阔的人暂时不合适去。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里的“景”是重要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抒情语言。这个语言不是好词好句或者生词难句,而是属于自己的构图和意境。
抒情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若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呈现,不足为道,只有艺术家们整体的创作风格才能体现其价格气质。
郑板桥画竹,“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才起了画意。但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画家不得不经由自己所掌握的美感和自认为美的形象进行不断的调整。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原理。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回事,我们选择世界中的什么物质进入写作的文本是另一回事。
这些被选择的自然素材,与情感中的哪些片段组合在一起,发挥美的效用,或展现作者心中对理想世界的呈现,是非常个性化的工作。
“景语”中的“景”,也不一定指的都是静态中的风雨雷电、花鸟鱼石,它可能是故事性的,更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构图”。人也会成为景的一部分。
文章意境的来源,不仅只需要我们淬炼高质量的情感,还需要我们更深沉地理解人生、理解命运,并对心理现象有意识地搜集裁剪,形成自己的艺术观念。
在确定散文主题之后,在信手拈来的抒情之外,我们还应努力发掘“感同身受”的境遇。及这样特殊的境遇之下,可能看到的不一样的物质世界,甚至是离奇的,从而挖掘心灵图景的创造可能。
散文除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还要做到“形散神不散”。所谓“神不散”就是类似“心灵图景”的框架搭建,这是极复杂的要求。
在散文写作中,若能根据情感的内容应物形象,恰当地表现出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境遇之中所能看到的特殊的世上之物,并将这些“看见”有机、灵巧地组合成情感和美感共有的景观,会写感官印象,那么景语就会自然生动起来。
“景语与情语”的话题,也是最能表现散文“化有为无”,“无中生有”的特质的。
所谓“化有为无”,就是把一件本来重要的事,在行文中的转化,不了了之,好像什么都没有了,然而却余味无穷……
“无中生有”,就是本来没有什么事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待写到最后,好像全世界都应该注意这事。很多有名的作家都是玩“新技巧”的高手。
由景到情,或由情到景,书写它们之间“有”“无”转化,也可以运用这样的语言表现技巧。
本讲阅读的参考书目和文章:
1. 冰心《笑》
2. 周作人《苍蝇》
3. 朱自清与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刘大任《挂着与落着的雨》
5. 杨牧《散文的创作与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