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新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也就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他其实告诉了我们世界的不确定性.
维纳于1948年正式提出控制论。那么控制论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少作预测,多作反应,这种做事方法就源于控制论。
控制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如何在有很多内在和外在不确定因素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方法。它思想的核心是利用对各种输入信号的反馈来控制系统的问题。
这就是控制论带给人们的思维变化,在19世纪时,人们受机械论影响,相信世界是能预测的,但到了二战之后,控制论成为新的科学基础,聪明人考虑的都是如何根据反馈,作出调整,适应现状,而不是预测未来。
在1948年,科学天才克劳德·香农发表了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从此通信进入了具有理论指导的时代。
信息论就是通信的理论,也是一种方法论。我们今天常说的大数据思维,其科学基础就是信息论。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你一无所知的黑盒子,要想了解里面的状态,就需要信息,这是信息论最基本的思想。用比较专业一点的话讲,叫做消除不确定性。
到了互联网普及之后,出现了数据的大爆炸,而且原来各个不同领域的数据可以关联起来了,这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大数据。
大数据加上摩尔定律,引发了今天人工智能的突破,也导致了大家思维方式的改变。
贝塔朗菲等人提出的系统论,这对后工业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信息论一道称为“三论”,也就是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从此以后,人们对世界认知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从相信世界是确定的、可预测的机械思维走了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