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是《百年孤独》中最经典的开头,广被模仿。
我也想说——
站在今时今日,面对同样的“踩歌堂”场景,没有身临其境,却有如置身于茫茫人海的陌生感。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在童年和少年之际,活跃在人人参与的“舞台”。
忆往昔——
每当到初五至初七这三天,便是村里人人都期待的时光——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穿新衣(侗衣),其寓意要是传承以前的话语就是为了展示各家的新衣。
吃过午饭,每个男女孩子就催着各自的妈妈将衣服、首饰拿出来,赶忙让其帮着自己赶快打扮打扮。那时候,身边总是不缺乏观看的人,光是穿衣,就是一场表演。
穿衣完成之后,并不是能够马上开始。对于女孩子而言,最难过的是莫过于在这个过程中想要上厕所,因为女孩子还穿着裙子——侗族服装的裙子“怕”有折痕。
大约两点左右,就有一阵吹锣打鼓的声音。你以为这这时节日活动已经开始了吗?当然不是,这仅是代表着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准备穿侗衣了。不过这形同虚设,人们呀,早就在此之前各自梳洗完毕。相比古人诗中的“懒起画峨眉”,我们这里人们的热情在此时此刻可不是盖的。
活动真正开始,跟着人群排着长龙走在熟悉的村寨,最后集中到学校(以前还没有鼓楼,近几年才建成)做进行踩歌堂活动。那时候,男生的队伍,女生的队伍都要去凑凑热闹。
那时候最盼望什么呀?是结束之后的分发糖果。
这就是过往的欢乐。
年岁越大,欢乐越少。小时候的味道都消失不见了。
如今,缺席活动的人只多不减,大家都秉持着一个“自己大了”的观念作为牵强的借口。
活动依旧,习俗依旧,却细数不到名为欢乐的存在。一切都在“敷衍”,这是给我的感觉。
作为一个个大人,心眼不大,嘴巴挺大。我听着身边人对于活动的差评,包括我也参与其中。在嘴泡沫之下的风俗活动,便这样丢失了该有的趣味。
成年的世界里只有照相,尤其是夫妻、亲子以及夫妻和亲子。此时此刻没有这些的我,眼里更是“容不住”一粒沙,硬生生将别人的幸福当作我不开心的资本。
然而,回忆终是一条已经划走的线条,我回忆回忆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