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修之死——观剧记录

杨修之死——观剧记录

作者: 牧田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14:34 被阅读0次

杨修常以“实乃奉大王之命”为由,当众说出他揣度魏王曹操的心意,曹操表面上满意,实则内心极度不悦,甚至触犯了他的忌讳。

生活场景之“阔”。一日曹操见到后园开了一道窄门,甚是满意,便问谁懂了他的意思。工人们说是杨修。杨修说,当初主公在后门上写了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杨修说门里加个活就是“阔”,主公嫌门太阔,故改窄了。曹操点头表示满意,但是内心里有些不悦。

再如“一盒酥”,被杨修解读为“一人一口酥”,擅作主张与曹植等三人分吃了曹操的酥。还说是“奉主公之命”,让人无话可说。

权利相争之“答教十条”。如曹操所言,子桓子建都是他的儿子,这是他的“家事”。杨修卷入立嗣之争。曹植精于诗词歌赋,但是对于军政事务不甚了解,于是杨修根据自己对曹操的了解,为曹植献计“答教十条”,只需熟知这绢帛上的内容就可应对曹操的问答了。事后让曹操知晓,很是痛恨。

战事场景之“鸡肋”。曹操领兵汉中,节节败退。有天晚上夏侯惇去曹操帐中问晚上的军中口令。曹操正在进食,筷子挑起一块鸡肋,看了两眼,边回复夏侯惇说“鸡肋”。杨修这边的内侍担心天冷,需要回去为杨修取寒衣。结果杨修说:“寒衣不用去了,主公不日就要退兵了。”于是他就开始收拾行装。

这时得令的夏侯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来到杨修处,见他在收拾,便询问何故。杨修说:“早些收拾,免得主公退兵措手不呀!”

“主公要退兵?先生如何知晓?”夏侯惇更是满脸疑惑了。

“我由今夜口令得知啊!”杨修自以为是地回答道。

“以鸡肋为令,这是何意啊?”

杨修回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退。来日主公必班师回朝,故而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夏侯惇听后茅塞顿开,称赞道:“先生真知主公肺腑也!”

是夜,曹操身披睡衣,手提短斧在帐外巡查,忽发现众士兵皆在收拾行装,边收拾边说此行汉中节节败退,听说杨主簿早看出来了……

慌乱中看到魏王进来,曹操说:“谁令你们收拾行装的?”“夏侯将军。”众士兵迟疑下齐声回应。“唤他即刻来帐中见我……哼!”曹操丢下一句话,愤怒地离开。

“怎敢私传军令,蛊惑人心?”曹操大声质问夏侯惇。“我纵有此胆,也无此一见识。”夏侯惇说,“是主簿杨修,他……他猜出主公有退兵之意。”“又是他!”曹操满脸怒色,随即环视屋内,目光停留在剑上。“唤杨修即刻来见!”就这样,杨修的末期已到。

杨修一而再,再而三地揣度曹操的心思,引起了曹操的极大不满。杨修进帐,满脸不悦的曹操头也不回地质问:“是你妄猜孤意退兵?让人收拾行装的吗?”杨修倒也认账,说正是。曹操右手紧握拳头撑在桌面,闭着眼睛慢慢抬起头,用平缓却又分明带着几分恼怒的语气问:“说说孤是何意呀?”

杨修直起身子回复:“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主公以此来比汉中,故无心久留,意欲退兵。”听完此言,曹操慢慢抬头并睁开双眼,挥起右手奋力拍案,恼羞得“通”地站起身来,用手指直点杨修,哆嗦着声调厉声斥责:“你怎敢……怎敢编造谎言乱我军心?”随后他几步走到了搁剑处,“来人!”帐外两名将士即入,伴随着响亮的刀剑出鞘声。

杨修走上前一步说:“杨修自知终难免有此下场,只感来得稍迟而已。主公,汉中不宜久留,还是早日班师回朝为好。修去后,望主公保重身体,好自为之。”愁眉紧锁的曹操慢慢睁开双眼,目光中带着寒冷和坚定,脑海中回想起一幕幕被杨修揣度之事,如“应答十条”、“一口酥”。愤怒的五官中,紧闭的口里喷出一个字“斩!”杨修被绑着推出,他回头看着这个被他次次揣中心思的曹操,然后大踏步地往前走,聪明如他当也死得明白,死得坦然。只是不知为何偏要“自寻死路”呢?

曹操为了遮掩内心被窥探的不安,为了稳定军心严明军纪,还责罪于夏侯惇,也下令斩。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曹操不是真心想斩夏侯惇,众将士一求情,夏侯惇就免除一死了。杨修就不同了,于公于私他都得死。

杨修博学多才,聪明过人,作为曹操的谋士主簿,为何最终被曹操下令身首异处?他究竟死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动摇军心致死?“话多必失”?看透不说透就可免一死?众说纷纭,但愿杨修之死能让更多人明白为人处世之不易,不能太自以为是或恃才傲物,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相关文章

  • 2019-06-02

    杨修之死 之前只以为杨修之死是因为恃才放旷,今日听了评书后,才知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他参与到了王室之争。 杨修...

  • 重读杨修之死

    重读杨修之死 上学时,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杨修之死》的文章, 讲述的是,杨修多次揣摩出曹操心意,最终在汉中之战中,因...

  • 口才训练日记三则(11)

    题记:如下三篇小记是在“说话改变世界”社群每日记录活动中的三篇记录 7.28 杨修之死 杨修是三国时曹操手下一名非...

  •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皇甫子晞 杨修,字德祖,出身很好,家...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在曹操那里当主簿,被曹操所器重,但又被曹操所杀…… 死因一、爱揣摩领导心思 杨修之死是...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好像是一个谜。他是曹操的很好的下手,为何被曹操所杀,这里有着杨修自己的问题,也有着曹操的问题。 ...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杨修是汉朝名臣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他是一个文学家,为人彬彬有礼,学问渊博,非常聪慧,被选为郎中,...

  • 杨修之死

    今天我要讨论的话题是杨修之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他的出生。 杨修出生在官宦家庭,其父杨彪...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 孛丠 一日曹聚门客观一新园,走时书一“活”于门。众不解。吾与荀都对目,意郭解之,郭欲曰,忽有一人曰:“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修之死——观剧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w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