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的《局外人》揭示了一种现象,即道德绑架。倘若某人没有遵循道德标准的行为,那人则会被视为冷漠、无情和残酷,是站在道德的对立面,是要被大众谴责和鄙视的。
男主默尔索近乎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自己经历的一切。无论是母亲的去世,还是对待友情和爱情,他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男主的内心正如开头的一段话:“妈妈今天死了。也许是昨天,我还真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母去世。明日葬礼。敬告。”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也许就是昨天。”这般漫不经心,毫无感情波动。默尔索对待任何事都不加掩饰,坦诚到近乎绝情。
面对母亲的去世,他觉得世事如此,无可避免。守灵晚上他没有痛哭亦没有展露悲伤的情绪。在灵前他抽了烟喝了牛奶。其母亲进入火葬场后,当晚他便匆匆离开。第二天,他交了一位以前的公司同事当女朋友,他们去看了场喜剧电影以及水乳交融了一番。在其母亲去世前,他将母亲送入老人院,理由是没钱赡养和母子之间无话可谈。读者看到这里时,可能会对默尔索产生厌恶的情绪。但跳出道德束缚的观念去思考,默尔索到底有做错什么吗?
因为他没有做到符合大众心里的道德准则行为吗?
在道德准则下,母亲去世要悲伤和哭泣,期间还不能做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事,否则他就是一位冷漠无情,道德败坏的人。但可笑的是,有些人在身边人经历失去亲人的时候,他们会去说几句安慰的话,或许是假惺惺地,劝他不要太悲伤,也许那人根本就没那么悲伤,这样你来我往几遍,双方也便认为完成了任务、卸下了包袱。过不久那人便恢复了以往的生活,该笑还是笑,该打炮还得去打炮。
在道德的统治下,许多事情变的繁累和虚伪。道德的准则可以抑制罪恶,但不可以拿去指责和判别他人的善恶。有些人失去亲人会悲伤不已甚至萎靡不振,但也有一些人如默尔索,深知生老病死,无可避免,遇到此事发生就发生了,“待在原地还是走开,反正都是一码事儿”,他不会去做多余的表演,因为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两种处理丧亲方式,难道能说明前者就是道德高尚,后者就是卑劣无情吗?如果后者没有悲伤却硬假装悲伤,那叫虚伪。
默尔索像是在道德里的局外人,其将自己对事情的态度毫不在意的坦诚于众。他跟其母亲没有话说,也清楚了解人终归有一死,所以对于母亲的死他内心没有丝毫感情波动,同时他也没去做任何掩饰。母亲去世后,默尔索不止一次忆起其母亲。他的情感偏于理性和坦诚。难道就因为这样便可以肆意对其进行道德指责吗?甚至作为他杀人犯罪的证据。
他对雷蒙的友情是“可无可不无”的态度,对玛丽结婚的要求也表示无所谓。他不怕玛丽不高兴,可多少人因为在乎这点或是在意他人那种“不以结婚为目的就是耍流氓”的论调而撒谎,从而造成婚姻破裂或发生更严重的事。如今在网络上有多少人因为被道德绑架而淹没在语言暴力里,又有多少人可以毫发无损的走出。这些人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才不至于崩溃,而那些不够坚强的人则选择相对更轻松的方式来抵抗,于是,自杀成为他们解脱的方式。道德,它抑制了某些罪恶的发生,却也限制了行为,甚至滋生出新的罪恶。
默尔索因为阳光晃眼而心烦意躁地开枪杀了他好友雷蒙的敌人。庭审上无论是检察官、律师还是庭长都在就他对母亲去世的冷淡态度进行激烈争论,而不是他为什么杀了人。似乎证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好坏,便就能找到那个人的犯罪证据。在如此荒诞而缺乏理性的情况下,跟默尔索一样,我感到烦闷难耐。他确实杀了人,他有罪,毋庸置疑会判死刑。在庭审上他却是被道德判了死刑,原因是他在其母亲葬礼上表现出的冷淡和漠然。多么可笑,跟无缘无故受到的道德绑架一样可笑。康德说“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虽然乌托邦,但在社会里,在道德下,我们确实失去了许多本来可以不想做就不去做的事情的自由。有些事一不留心没去做,可能就会成了罪人或被贴上某些不好的标签,又或是成为犯罪原因的有力证据。我们就这样诚惶诚恐地活在看似自由却做什么都有其准则的社会里,这里有一个犹如法律一样的存在,就是道德。
默尔索明晓事物的真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会淡然处之,即使是面对感情。这些种种他都不加掩饰,坦诚以待。但他不适合活在这世上,他迟早会被处死,因为他做不到大众希望看到的角色。他没有因为母亲去世而悲伤,也没有因为杀人而悔悟,虽然他认为今天和明天才需要在乎,昨天发生的事,做什么也已无可换回,悲伤和悔悟只是徒劳,但大众并不这么想。既然他做不到,那他就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自古以来,人类都在因保护己方利益而排除异己,尼安德特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同性恋、种族歧视等都是例子,那默尔索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默尔索是勇敢的,他代表我们的心声,却也是悲哀的,因为此心声一出声便会受到猛烈抨击,直至灭亡。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到吃人一事,里面的骇人警示,如今依然有用,希望我们莫要成了吃人的帮凶。
被道德统治的局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