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前我习惯去翻看一些媒体的公众号,比如长期看的《南方周末》公众号,里面刊登的内容总是直面现实,发人深思。我读到一位北京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交互式程控机,他的夫人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两位老知识分子,在退休后,因为养老问题,与养老院产生了纠纷,无奈之下,将这一事件诉诸微博,引起哗然,最后通过和解解决。
这位老先生和他的夫人,一生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而奉献,一直住在单位分的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里,居住了30多年,退休后的工资仅有几千块。他们的独生女儿生活在加拿大,年老了,因为养老而与养老院产生了合同纠纷。
读了之后,我一开始满是不解,为什么这位50年代毕业于中科大的高级知识分子,生活得这么不体面,在金钱上这么紧张呢。在我的认知里,高级知识分子,不应该是工资很高,经济上没有困难的人吗?何以至于连打车都舍不得呢。而且他们的女儿,在国外居住,应该生活水平很高才对,为什么不把父母带到国外去养老呢。老人因为年高,患有很多疾病,国外的医疗条件不是更好吗?起码比起北京紧张的医疗资源,国外的环境对老年人更有利。
在我的认知里,有些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吧。比如体制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工资可能并没有很高,只是平常的工薪阶层吧。而且他们退休工资,也是仅仅勉强温饱而已。他们年轻的时候,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很少关注国家的金融政策,国家的大趋势,所以对自己的经济状态并没有做太多规划,所有老年生活就捉襟见肘。而且独生女儿生活在国外,去国外生活,对习惯了一辈子住在北京的老人来说,故土难舍,离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还有这位老师的同事,因为儿子生病,把住房卖了,孙女长居国外,老了竟然没地方住,只能住在养老院。
这位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年轻时的科研水平,学术研究,对国家的贡献那么突出,临老了竟然连打车都不舍得,养老遭遇合同纠纷。为什么看起来那么体面的人,底子那么薄。我们普通人,如何才能生活得体面些。那种说好好工作,就能衣食无忧,其实是骗人的吧。还是要好好地规划自己的财务分配,头脑中一直要有根弦,钱越多越好,积累充足的钱,不至于老了会处于尴尬的境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