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1.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的规定,消防控制室内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m
A.1.2, 1.8
B.1.5, 2.0
C.2.0, 3.0
D.2.2, 3.5
参考答案:B
解析:消防控制室内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 距离不宜小于l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m的通道;在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之间有明显的间隔。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 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 )MPa
A.0.05
B.0.15
C.0.10
D.0.07
参考答案:B
解析: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对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
3.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耐火极限≥1h的秸秆纤维板材组装的预测环保型板房,可广泛用于施工工地和灾区过道设置,在静风状态下,对板房进行实体火灾试验 ,测得距着火板房外墙各测点的最大热辐射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定,该板房安全经济的防火间距是( )。
测点距板房正面的距离(m)最大热辐射温度(KW/M2)达最大热辐射强度的时间(S)
11.024.425222
22.012.721213
33.06.640213
44.02.529214
A.1.0
B.2.0
C .3.0
D. 4.0
参考答案:C
解析: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判定准则,为了安全起见,被引燃物临界辐射强度取10KW/㎡。根据澳大利亚规范协会出版的《防火安全工程指南》提供的资料,在火灾通过热辐射蔓延的设计中,当被引燃物是很薄很轻的窗帘、松散地堆放的报纸等非常容易被点燃的物品时,其临界辐射强度可取为10KW/㎡;当被引燃物是带软垫的家具等一般物品时,其临界可取20KW/㎡,对于厚度为5cm或更厚的木板等很难被引燃的物品,其临界辐射强度可取40KW/㎡,如果不能确定可燃物的性质,为了安全起见,其临界辐射强度可取10KW/㎡。
4.关于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的做饭,错误的是( )。
A.采用乙级防火门、窗,且火灾时能自行关闭
B.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防火隔墙
C.采用耐火隔热和耐火完整性为1.00h的防火玻璃墙
D.采用耐火完整性为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并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参考答案:A
解析: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当采用防火隔墙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当采用防火玻璃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当采用防火卷帘时,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均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5.下列( )场所需要设置封闭楼梯间
A.五层医院
B.三层商店
C.三层教学楼
D.高层建筑的裙房
E.三层单元式住宅
参考答案:A,B,D
解析:需要设封闭楼梯间的场所:(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髙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住宅建筑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1.水力警铃作为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生火灾时能提醒人们及时发现火灾。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安装完毕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不小于( )
A.55dB
B.60dB
C.70dB
D.75dB
参考答案:C
解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报警阀组附件安装的要求之一是:安装完毕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不小于70dB。
2.下列有关水泵机组的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泵机组基础的平面尺寸,无隔振安装应比水泵机组底座四周各宽出100~150mm
B.水泵机组基础的顶面标高,无隔振安装时应高出泵房地面不小于0.05m
C.当管径DN≤150mm时,泵房内管道管外底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25m
D.水泵吸水管水平段偏心大小头应采用管顶斜接
参考答案:A
解析:水泵机组基础的顶面标高,无隔振安装时应高出泵房地面不小于0.10m。当管径DN≤150mm时,泵房内管道管外底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20m。水泵吸水管水平段偏心大小头应采用管顶平接。
3.某消防工程施工单位分别以自动、手动方式对采用自动控制方式的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联动试验。下列试验次数最少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的是( )
A.自动2次,手动2次
B.自动3次,手动2次
C.自动2次,手动3次
D.自动3次,手动3次
参考答案:A
解析:《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219-2014 8.4.11 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模拟火灾信号启动系统,相应的分区雨淋报警阀(或电动控制阀、气动控制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及其他联动设备均应能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2 采用传动管启动的系统,启动1只喷头,相应的分区雨淋报警阀、压力开关和消防水泵及其他联动设备均应能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3 系统的响应时间、工作压力和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当为手动控制时,以手动方式进行1次~2次试验;当为自动控制时,以自动和手动方式各进行1次~2次试验,并用压力表、流量计、秒表计量。
4,某5层宾馆,中部有一个贯通各层的中庭。在二至五层的中庭四周采用防火卷帘与其他部位分隔,首层中庭未设置防火分隔措施;其他区域划分若干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符合规范要求。下列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中庭区域火灾自动信号确认后,中庭四周的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B.一层A、B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分隔部位的长度为25m,使用防火墙和10m宽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物
C.各分区之间的防火卷帘在切断电源后能依靠其自重下降,但不能自动上升
D.二层C、D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分隔部位的长度为40m,使用防火墙和15m宽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物
参考答案:D
解析: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10m;B正确。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大于20m。D错误。
5.消防安全对每个单位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它不仅需要定期的维护检查,更需要定期更新换代,以确保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气体水灭火系统中应进行季度检查的项目有( )
A.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B.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C.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D.驱动控制盘面板上的指示灯应正常,各开关位置应正确,各连线应无松动现象
E.气体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得有其他物件阻挡或妨碍其正常工作
参考答案:A,B,C
解析:气体灭火系统中应进行季度检查的项目有:(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2)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 应无松动。(3)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 行检测或更换。(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5)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6)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相关规范规定的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D、E选项属于气体灭火系统的月检查项目。
案例分析
某高档写字楼,建筑高度101m,共31层,平面尺寸东西长90m,南北宽60m。底面均设有4层的裙房,西侧裙房进深3.8,南侧和北侧裙房进深4.2m,东侧为大门设有挑出宽度为3m的防护挑檐,距东侧外墙6m处连续布置宽度为10m登高操作场地,其设计地面标高为-0.5m。东面外墙自第5层起每间距20m设有1个灭火救援窗,其净高和净宽均为1.1m,距室内地面高1.1m,并设有红色明显标志的安全玻璃和安全锤。
该写字楼,东侧建有耐火等级3级二层的超市其防火间距8m;西侧建有建筑高度90m的高档住宅其防火间距14m;南侧建有总装油量40t的配电站其防火间距20m;北侧通过连廊与建筑高度24m的商业大楼连通,其防火间9m。
在地下1层中间位置设有消防控制室,采用耐火极限2.5h的防火隔墙、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隔开,并经过长度为23m疏散走道通向安全出口。地下二层,室内外地坪高差9m,设有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和电梯机房,采用耐火极限3h的防火隔墙、1.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隔开。地下三层设有灭火设备用房,采用耐火极限3h的防火隔墙、1.5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分隔开。
地上19层,设有建筑面积2400㎡设计绘图办公室和建筑面积900㎡的带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设置了2个疏散净宽度为2m的楼梯间。地上30层,设有1个900个固定座位的大型会议厅,设有3个满足净宽度的疏散门,其顶棚装修材料为石膏板,墙面装修材料为木质人造板,地面装修材料为木地板氯纶地毯。会议室内任一点到最近的疏散门的距离为27m,疏散门到最近的封闭楼梯间距离为52m,该层设有1部消防电梯,2部客梯。
距首层室内设计地面高度50m的楼层设置了1个避难层,采用了耐火极限3.0h的防火隔墙和2.5h的楼板进行分隔了总建筑面积200㎡的避难区域,其设计避难人数为1000人。在避难区域有天然气管道井穿过,并采用了耐火极限2.5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域分隔,在井壁上开设了丙级防火门,与避难区的安全出口距离5.2m。在避难区域设有柴油发电机房,采用了耐火极限3.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域分隔,隔墙上开设了甲级防火门,与避难区的安全出口距离4.5m,并保障避难区域应急照明的供电时间1.2h,照度达到3.0lx。为了方便疏散救援,所有的电梯均在避难层设有开口,并配备了满足要求的防烟前室。
该建筑配置了符合规范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及灭火器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该建筑总平面布局存在的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参考答案:1)东侧建有耐火等级3级二层的超市其防火间距8m,不合理,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11m,需要把该超市拆除。2)南侧建有总装油量40t的配电站其防火间距20m,不合理,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25m,把该配电室的总装油量降低到不大于10t其防火间距最小20m满足要求。
2. 指出该建筑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参考答案:1)在地下1层中间位置设有消防控制室,采用耐火极限1.5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并经过长度为23m疏散走道通向安全出口,不合理,消控室宜设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其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该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故要采用耐火极限2.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割。
2)地下二层,设有变压器室、消防水泵房和电梯机房,采用耐火极限1.0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不合理,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该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故要采用耐火极限2.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割。
3)地下三层设有灭火设备用房,采用耐火极限1.5h的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不合理,该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故要采用耐火极限2.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割。
3. 指出该建筑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参考答案:
1)设置了2个疏散净宽度为2m的楼梯间,不合理,第19层,疏散人数为:2400÷6=400(人),900÷1.8=500(人),共900人,疏散净宽度为:900÷100×1=9(m),故至少要设4个净宽度为2.25m的楼梯间,并满足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个楼梯间且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2)地上30层,设有1个900个固定座位的大型会议厅,设有3个满足净宽度的疏散门,不合理,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会议厅每个疏散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故至少设4个满足净宽度的疏散门。
3)会议室内任一点到最近的疏散门的距离为27m,疏散门到最近的封闭楼梯间距离为52m,不合理,高层建筑室内任一点到最近的疏散门的最大直线距离为25m,疏散门到最近的楼梯最大直线间距离为50m。
4)地上30层设封闭楼梯间,不合理,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