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手杰作》:比原版更辛辣、更荒诞的讽刺喜剧

《二手杰作》:比原版更辛辣、更荒诞的讽刺喜剧

作者: 天贝兄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23:54 被阅读0次

之前闲谈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时我就表明了自己的用意,其实还是为了让我在闲谈《二手杰作》时能有一个对照。

在看这部《二手杰作》之前,我通过预告片就已经知道,影片与原版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男主角的儿子非但没有意外身亡,反而是在男主角人生巅峰的时候醒过来了。

这就是说,国产翻拍片难得一见的跳脱出了原版的束缚,沿着影片想要表达和深挖的主题延展出来了全新的一幕。

这么可以说是吸引我想要去看这部电影的最大的动力之一。

《二手杰作》的导演是首次执导剧情长片的王子昭是坏猴子影业的签约导演。

2016年“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集结扶持了一大批青年电影人,包括文牧野、路阳、申奥、温仕培和王子昭等人。

这次王子昭导演带来的这部电影属于近些年来国产喜剧最稀缺的讽刺喜剧,带有黑色幽默的特质,用荒诞却又真实的剧情故事,讽刺戏谑各种贪婪自私的人性和丑陋荒唐的社会现象。

影片前50多分钟的时间,基本都是围绕原版剧情的逻辑思路展开,对具体的情节进行本土化改编,为整部影片奠定荒诞讽刺的基调。

这一部分《二手杰作》与原版最大的不同除了马寅波的儿子马墨变成了植物人没有离世之外,更在于增加了老马的妻子潘冬妮这个角色。

原版为了凸显父子之间的矛盾和父爱的伟大,有意让母亲这个形象缺席。

而本作确是在马墨发生意外之前,夫妻两人的感情没有太多问题,父子之间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观念,但矛盾的激烈程度也远不如原版。

因此,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削弱了父爱和亲情的意蕴,转而将镜头和笔墨放在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影片对社会层面的讽刺和批判是在电影原创的一个小时的剧情里徐徐展开的。

就在马寅波替儿子领取年度风云人物的奖项时,在病房中马墨被心仪的女孩许思思一吻吻醒。

当全场掌声雷动时,最慌的人无疑就是老马。

尽管儿子醒了,但老马丝毫没有就此打住的想法。

他让儿子继续带着作家的身份,混上伪装的生活。

之前老马信誓旦旦是为了儿子的医药费“赌”了一把,想要通过出书挣钱为儿子治疗。

可当儿子醒来以后,他就完全暴露了自己的私心和欲望,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全然不顾儿子的意愿。

老马渐渐疯狂的行为让妻子冬妮十分难受。

冬妮是全片可以说最清醒、最理性的人,在她看来儿子里应有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他不能成为他父亲的傀儡,也不能为他父亲完成梦想的工具。

因此,冬妮瞒着老马,让儿子向所有人公开宣布从此封笔,回归学业。

这也是让老马进一步癫狂的导火索。

他决定直接联系出版商用自己的名字出书。

即便他说之前那本署名马墨的《少年的你去哪了》也是自己的作品,即便他自费出书,开新书发布会,他依旧无法达到儿子马墨所处的高度。

当他看到之前在KTV的服务生兼网络写手也成为了签约作家,新出的书还销量不俗时,老马彻底疯狂了。

他一方面加印自己的新书,另一方面组建一个买书扫货,自销自买的团队,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为其新书打榜。

结果就是被工商查处,没收所有书籍并处以罚款。

看到三个在电视屏幕前侃侃而谈的“公知”有意无意嘲讽自己是拿儿子的作品成就自己的功名,他又跑到儿子的学校,公然向所有人揭示真相,解释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用儿子的名义来写书。

这是学校保安录下的那段音频让老马的实话又成了“铁证如山”的谎言,影片的戏剧性和荒诞性在此刻又登上了新的巅峰。

影片最后,老马在劝说KTV服务员杰西卡放弃轻生念头的时候,自己也终于想开了。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虚荣心在作祟”“没什么不能跟自己和解呢”

所以无论影片的开放性结局是怎样的,老马都收获了与自己的和解,承认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也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去实现梦想,只不过要从脚踏实地的当时去实现。

选人可能认为影片对作家或者说教师、出版人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都进行了讽刺与挖苦。

其实不然,影片在讽刺和揭短方面是无差别打击的,直指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群体。

从主角到配角再到那些只出现了一两次的路人和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进行讽刺与反思,

对那些趋炎附势、两面三刀、自私虚伪、虚荣贪婪、推卸责任、吃人血馒头、为流量和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人进行由内到外、深入骨髓的批判与嘲讽,并以此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和自省。

这群“唯执牛耳者,马首是瞻”的人是甘愿为了利益和名声为奴为婢的人。

满口都是“文人风骨”,骨子里却是利欲熏心。

再说回翻拍问题。从讽刺性和戏剧性来看,这部电影用原创的第三幕戏完成了对国产翻拍的重新定义。

国产翻拍不仅可以比原版更深刻、更生动、更辛辣,也可以现在原版的肩膀上看向更远处,向更多方面去探索和发现。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不仅本土化极为成功,而且不拘泥于原版条条框框,敢于创新和尝试的荒诞讽刺喜剧,是国产翻拍片和国产喜剧片值得称道的一次全新的求索。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相关文章

  • 书单推荐|《第七天》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代表余华全部风格的创作里程碑” “温暖与冷漠、良善与邪恶、真实与荒诞、实有与...

  • 比荒诞更荒诞的是荒诞推崇

    文/亦 林 开心麻花拍的...

  • 最精彩的人生,就是正义与邪恶掺杂,勇武与逗比共存

    人如其名,花如其味, 雨如其色,梦如其形。 生命比思想更荒诞,命运比生命更荒唐。 荒诞是人生,荒唐却是故事。 这故...

  •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

    读余华•《第七天》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活着”,以一种没有完整躯体的方式去看这个世界。你会经历什么呢,余华的...

  • 《少年不高兴》目录

    关于《少年不高兴》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集。 其中的故事,或荒唐,或讽刺。荒诞不经,却妙趣横生。辛辣讽刺,却引人深思。...

  • 人生最后一程的酸甜苦辣——《第七天》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第七天》的封面如此写到。 《第七天》它采用当下社会新闻以荒诞的手法借用一个普...

  • 现实比小说更荒诞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印象中曾看过一段采访...

  • 《第七天》读书感悟

    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余华 《第七天》堪称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

  • 流年

    就像是没有逻辑的生活,充斥着比电影里更荒诞的现实

  • 《第七天》

    比《兄弟》更荒诞,比《活着》更绝望 余华,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手杰作》:比原版更辛辣、更荒诞的讽刺喜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b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