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干货读书
如何挖掘一本书的亮点,这是个问题

如何挖掘一本书的亮点,这是个问题

作者: 渭水徐公01112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00:06 被阅读201次

    在写书评时,挖掘亮点是许多人最为头疼的一项内容。

    挖掘亮点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这项任务是对写作者综合能力的一次测试。也就是说,它同时考验了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知识转化能力、提炼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能走到亮点解读这一步,说明了你已经通过了前面所有的关卡,距离最终BOSS已经不了。

    在进行“亮点解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不同的交付稿件,需要不同的亮点解读方式。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按照不同的稿件交付类别(听书稿,读后感,书评,私人读书笔记)来区分一下写作方向,并分别来讨论进行亮点解读的最佳方式。

    一,听书稿

    听书稿是最佳的变现方式,我觉得应该把它放在第一位。关心它的人应该是最多的。

    我们先来想想,听书稿为什么会诞生?

    因为社会的节奏太快了,人们希望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但大家的时间又太少了,他们没有时间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读完一本厚厚的书。他们的愿望,是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将一本书里的精华内容听完。

    半个小时的稿件,字数大约在6000-8000字。这意味着,亮点解读通常是对一本书主要内容的阐述。它不可能包罗万象,我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又很难超过原作者。人家花费十几万字的篇幅才能讲明白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在几千字的篇幅内就能事无巨细地将这些内容讲完?

    当然不可能,我们有必要做出取舍。

    如果说原文是一条鱼,我们有必要将鱼肉切下来放进自己的盘子里,然后将鱼骨包装成精致的鱼骨粉,然后交付给听书的人。

    也就是说,对于虚构类书籍来说,我们需要交付的就是故事的梗概和主线。对于非虚构书籍来说,我们需要交付的就是作者的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的区分非常容易。我们先牢牢记住书名,再翻看一下作者的自序,基本上就能明白作者本人最想表达的主题了。在后面的各个章节中,越是和主题贴近的内容,它就越应该被当做优先选取的亮点。

    比如我在交付《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时,我是这样判定的:既然标题都提到“演讲”了。为了让听众不认为我是标题党,我就把原书中所有关于“演讲”的章节找了出来,然后重点提炼这些章节,然后作为亮点解读交付使用。

    鱼骨适合消化吗?当然不适合。于是,我们有必要在交付前,对故事的梗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也就是让“听书稿口语化”。当我们把一本书的梗概归纳完成后,我们有必要自己亲口读一读,看看文章里有没有佶屈聱牙的地方?如果有,就要用最浅显易懂的大白话将它疏通,让全文变得连贯起来。

    更极端的办法,是自己亲口把书对一些不存在的听众讲一遍,然后用软件将语音转化成文字。如果不熟悉软件,不妨就试试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

    这样的亮点解读方式,对解读者来说,省心省力。对于听书人来说,他们根据标题选择听书音频,最后也听到了他们想要的内容。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末了,提醒大家一句:

    如果真的希望获取更多的知识,必须要亲自找到原著阅读。任何一个解读人都只是人,不是神。没有谁能将几十万字中的信息量压缩到半个小时的音频中。听书可以被当做一次阅读的诱发点,但绝不可以被当做阅读的终结点。

    二,读后感

    参加过写作班的朋友,或许了解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但大多数朋友并没有参加过我们的写作班,因此,我有必要将这两个概念重新普及一下:

    读后感是写给“读过这本书的人”看的文章。旨在大家分享读书心得,并完成思维碰撞。

    书评是写给“没读过这本书的人”看的文章。旨在让人对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其产生兴趣,并引导他们翻开这本书。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读后感这种东西,只要读过这本书就能写,写真实感受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说,读后感是非常容易写的。

    我们看多了别人的读后感,就会发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读后感,通常都是有观点、有见解的文字。从一篇读后感里,通常能看出这个读者的文学修养:有没有时代背景分析?有没有横向和纵向比较?原著里出现了谁的影子?又有哪些“永不过时的概念”?

    也就是说,读后感的精义,就在于“比较”。任何一本流行至今的文学名著,都是有其价值所在的。但我们很难表达出一座孤山的高度。因此,我们有必要找一个参照物。在参照物的影响下,我们能一眼看穿当下这本名著自身的高度。

    由此可见,读后感虽然是最容易写完的,可也是最难写好的,它易学难精。

    比如,我在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后,在豆瓣看了排名第二的读后感,发现人家就有这么一个金句:“男人往往把爱当作通向彼岸的桥梁,无论这彼岸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而女人则把爱本身视作追求的目的。这种爱可能会被高度形而上化,以填补精神领域的空缺,也有可能走向反面。”

    这是从一本书中的故事中提炼出的猜想,再将其升华到更大的层面,最后形成了广泛的共鸣。我们身边的无数案例都可以验证作者的结论。

    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不同的人在读后感里提炼出的亮点,是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真知灼见。在我们读完全文之前,我们无法判定谁到底是更高明的那一个。

    三,书评

    读后感和世界名著更匹配,书评与非虚构类工具书更匹配。

    一般来说,能流传至今的世界名著都拥有着庞大的信息量。作者往往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庞大的时代断面展示给了读者。如同一盒巧克力般,你永远不知道哪块巧克力会渗入你心里的某个角落。“有所感”,才能驱动一名读者写完一篇读后感。

    非虚构类工具书则不然。这些书的指向性都很明确,大多数章节也是围绕这些内容所展开的。许多作者会努力摆出一种“有温度”的姿态,但实际上,每个翻开书本的人都是冲着书里的干货(和鸡汤)来的。没有人在读完这种书之后,会萌生那种百感交集、此起彼伏的感觉。

    读完这种书之后,人们的感情大抵有两种。第一种是恍然大悟,“哇,原来如此!”第二种是觉得自己上当了,“X,什么玩意!”

    所以我们说,读后感只适合世界名著。用来提炼非虚构类工具书的最好工具,就是书评了。

    在一篇书评里,亮点解读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帮助一无所知的读者和这本书建立起桥梁,我们有必要在这本书中选择2-4个最佳的亮点对其进行展示。如同听书稿一般,我们所选取的亮点,一定是和主题最为吻合的那些内容。

    如果书籍中的内容太过零散,各个知识点又过于分散,难以区分主次地位时,我们不妨任意选取几条,然后进行解读。在结束全文之前,我们再明确告诉大家:之前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一部分价值,更多的价值,要在原书中去看。

    千万不能给读者一种“书中的干货全都在这”的错觉。对读者来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你的错误引导,一个读者很有可能会和一本好书擦肩而过。

    四,私人读书笔记

    每个人的读书笔记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选择手写文字,有些人用app和网页来写,有些人选择画图。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笔记的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但有一点共识是我们要达成的:自己写下的读书笔记,自己必须能看懂,而且是秒懂。

    我们要知道,就算把读书笔记发到豆瓣这类公开的场合,它仍然是以为我们自己服务为目标存在的。所以,我们最好按照自己的偏好来完成读书笔记。

    如果我们认为某些内容是书里的亮点,不妨就用自己最熟悉的表达方式写下来。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将来的知识储备。

    有些朋友会通过画图(思维导图或者视觉笔记)来完成读书笔记,也就是传说中的“一图流”。在此期间,我们要尽量避免将图画的花花绿绿。如果颜色太过鲜艳多彩,很容易让人分散精力,从而会让回忆知识的过程大打折扣。

    私人读书笔记是最随意的读书笔记,也是最重要的那一类。它是生长一切可交付稿件的土壤,也是素材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它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挖掘一本书的亮点,这是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bw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