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动画史(动画的起源——1800以前)

动画史(动画的起源——1800以前)

作者: 语轩z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19:31 被阅读0次

 前言

以下内容是对大学课程——中外动画史的梳理。

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阿尔塔米拉洞窟

法国韦泽尔峡谷拉斯科洞穴

这一幅《野牛》,描绘的是它正在逃跑的情景。野牛的奔跑姿势栩栩如生,多层次的色彩,勾勒出野牛的体积感。你若稍加注意,还会发现图像上有着重叠的影子,好像各种动物被画了几次,或者是一前一后,有好几只。看来,史前狩猎者并不注重构图的效果,这一定是和他们特定的功利目的有关系。这头野牛除了表现力极强的柔和轮廓线外,还曾运用喷色法(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去)。

这里的图片值得注意的是"脚"。与正常的不同,这里的脚有多只出现,表现出古人对正在进行时的描绘,通过这样来记录事物运动。



古埃及法老建造神庙,柱子上画有连续变化的动作图。(也许这是最古老的多帧动画)

古希腊将一组人的连续奔跑动作记录到瓶画上。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高14.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0厘米,呈橙红色。上腹部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三组舞蹈图,图案上下均饰弦纹,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作隔。舞蹈图每组均为五人,舞者手拉着手,面均朝向右前方,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人物的头上都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斜向饰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每一组中最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

以上可以看出古人们都运用某一媒介记录事物运动的形态。

随着社会发展

15世纪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维特鲁威人》这幅素描的一个魅力在于抽象的几何学与观察到的身体现实的相互作用。画中人的身体只画了主要几部分,但轮廓优美,肌肉结实。这人的双脚实际似乎是踩在正方形的底边之上,或是抵在圆形的弧线上。这两个姿势给人一种运动的感觉,也许是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上下摆动双臂,如同小鸟摆动翅膀一样。人体的线条清晰而简约,但脸部的处理却有些不同。脸部画得要更深刻一些,阴影处画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这是一张怒视前方的脸。

在一张头骨习作的背面他留下了日期:1489年4月2日,并记着还要研究的项目的列表。列表先是有关人的头部和脸部,然后转到头骨部分:是哪一根肌腱导致眼睛的运动,以至于一个眼睛的运动又带动另一个眼睛的运动?又是那些肌腱导致皱眉。……

他的问题的范围突然变得宽泛起来,从大笑和惊讶表情的肌肉运动,突然转向,描述人类的起源,人是怎么会在子宫里的,为什么八个月大的婴儿不能在体外存活:人为什么打喷嚏。人为什么打呵欠……

他接着转向人体的肌腱和肌肉体系——“使肩膀到肘部运动的肌腱”,“使大腿运动的肌腱”等等。

这些人体比例是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第三卷第一章中节选的,书的后面写得越来越详细:“肘部到手的中指尖的长度为身高的五分之一;肘部到腋窝的长度为身高八分之一……”素描下面是用手指和手掌为单位作的比例尺。

画中描绘了一男子,他摆出两个明显不同的姿势,这些姿势与画中两句话相互对应。双脚并拢、双臂水平伸出的姿势诠释了素描下面的一句话:“人伸开的手臂的宽度等于他的身高。”画中人因此被置于正方形中,每一条边等于96指长(或24掌长)。另一个人将双腿跨开,胳膊举高了一些,表达了更为专业的维特鲁威定律:

如果你双腿跨开,使你的高度减少十四分之一,双臂伸出并抬高,直到你的中指的指尖与你头部最高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你会发现你伸展开的四肢的中心就是你的肚脐,双腿之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画中摆出这个姿势的人被包在一个圆里,他的肚脐就是圆心。

手翻书实质上就是最原始的动画,而在绘制动画时,也会借由类似的方式将动画纸上下翻动,来检查每张动画的流畅度。不过手翻书在市面上也有贩售类似的玩具,而也有单纯因为兴趣而动手逐张画起来然后装订的人,或是动画绘制学习者为了搞懂各个动作之间的差异而将图画在笔记簿中。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也有出现动画艺术最朴拙的痕迹。

顾恺之运用类似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分段描绘,因地成形,移步换景,曹植在画面中的不同部分反复出现。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在幕后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从旧石器时代,古人观察并开始记录事物的运动形态,到中国古代绘画类似“连环画”,中国唐朝民间的皮影戏利用人物关节的可动性和光影,再到15世纪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16世纪的《手翻书》使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

以上从旧石器时代到16世纪有关于动画的起源,梳理的不当请多多见谅,也请直接指出来或者进行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画史(动画的起源——1800以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cc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