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年英国彼得·马克·罗吉特的《论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
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电影、电视、动画的产生。
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宋代(960年—1279年。也就是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已有走马灯 ,当时称 “马骑灯 ” 。
1825年英国约翰-安东·派里斯发明了“幻盘”。
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1832年由比利时人约瑟夫·普拉陶和奥地利人西蒙·冯施坦普费尔发明“诡盘”又称“费纳奇镜”,可播放连续动画,是早期无声电影的雏型。
费纳奇镜变体之一是在一个手柄上垂直安装的盘片。盘片上围绕中心绘制了一系列的图片,是动画的对应的帧,图片的周围是一系列狭缝。使用者旋转盘片,通过移动的狭缝看盘片在镜子里的反射。这样,使用者看到图片接连出现,由于视觉暂留,得到连续播放效果。另一种变体有两个盘片,一张有狭缝,另一张是图片,这样就不需要镜子的反射就可以看到动画。和西洋镜以及之后的发明不同,费纳奇镜一次只能由一个人使用。
1834年,英国的威廉·霍尔纳发明了“走马盘”又称为西洋镜。一种圆盘的光学玩具装置,匣子里面装着硬纸,纸上画有一连串的形象。匣子上放有放大镜,根据光学原理要暗箱操作可以看放大的画面。
1872年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连续摄影证明"悬空载运"理论。
1872年 , 前加州州 长里兰德· 斯坦福邀请迈布里奇对热议的"悬空载运理论进行证明, 该理论认为马在飞奔的过程中, 某—时间四蹄会全部悬空。1877年,迈布里奇通过拍摄斯坦福的赛马 “ 奥克斯登" 的运动照片证明了 “悬空载运” 理论。
迈布里奇的一生都致力于这类动态照片的拍摄。他用镜头捕捉赛马、 飞鸟以及任何可以走动的动物。动物都拍完了之后, 他又转向拍摄人物的各种动态图。
1877年,法国的埃米尔·雷诺发明“多重反射镜”
1876年,雷诺决定为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光学玩具,在转盘活动影像镜和西洋镜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活动视镜,并于1877年12月21日申请了专利。
该设计用12面镜子拼成圆鼓形,彩色的图片条装在其中,当玩具旋转的时候,反射出每一幅图片,而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图片条展现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动画效果,并且没有抖动。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将活动视镜商业生产,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引起轰动。
1879年 , 他发明了早期的电影投影仪, 并将其命名为 动物实验镜”。这是西洋镜的一个变种 , 用在公众场合放映运动图像。它将连续图像绘制在一块透明玻璃圆盘上, 随着玻璃的旋转, 将影像投射出去,这样影像便仿佛运动起来。
1882年艾提安· 朱尔斯· 马莱:连续摄影
1882年艾提安· 朱尔斯· 马莱是一名法国科学家, 后来也成为一名动态摄影师。在其 1873年撰写的《动物机理》一书中提出悬空载运” 理论。
1882年发明了 一种固定底片的连续摄影机, 这种动态摄影设备能以每秒十二张的速度进行拍摄。他先是用这种摄影机捕捉飞鸟的连贯动作,而后又开始拍摄各种动物下落等动态照片。迈布里奇曾到法国拜访马莱, 两人相交甚欢并对彼此产生影响。
骑自行车的男子(1894年)
摄影者:艾提安-朱尔斯-马莱(Etienne-Jules Marey)
艾提安-朱尔斯-马莱是利用摄影技术来理解人体生物力学或运动的科学家。这张照片展现的是一位骑自行车的男子。克勒说,“照片中,每一个瞬间的动作同接下来的动作变化连贯流畅,看起来像是完整的动作弧线。”
奔跑的母鸡(1894年)
摄影者:艾提安-朱尔斯-马莱(Etienne-Jules Marey)
像马莱具有远见的科学家利用摄影技术掌握如图所示的动物运动外,其他科学家则不喜欢这种新摄影技术。特别是,他们认为摄影师拍摄的图像超出了眼球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1888年,埃米尔·雷诺又发明了“光学影戏机”
1888年12月,他再度改进了设计,申请了光学影戏机的专利。这是一个大型的活动视镜,适合面向公众放映。通过利用线轴扩展了图片条的长度。图像被描绘在胶带条上,两侧打孔,这样转动起来更平滑。一条胶带通常绘有500-600幅图片。
1889年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威廉·迪克森:活动电影放映机
活动电影放映机并非投影装置,它是一个大箱子, 观众必须通过一个窥孔观看里面的影像。箱中旋转的胶片从一束闪烁的强光前经过, 使每张图片经过时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1894年, 爱迪生带着十台活动电影放映机在纽约举办了首次商演, 但他却并不是最早放映电影的人。法国人让· 艾米· 勒罗伊千同年在纽约用它制作的“神奇放映机” 放映了电影, 时间上比爱迪生还要略早点。和所有的电影先驱—样, 爱迪生受到了早期其他发明的影响。
1888年爱德沃德· 迈布里奇在新泽西奥兰治的总部附近举办讲座时, 爱迪生很可能就见过他的动物实验镜了。之后爱迪生约见迈布里奇,聪明的迈布里奇主动提出和爱迪生合作, 建议把他的动物实验镜和爱迪生的留声机加以改造, 开发能同时生成声音和图像的设备。那次会面并没有任何结果。但同年, 爱迪生预提交了—份专利申请, 声称自已将开发一种能同时提供视听体验的设备。之后他搁置了声音部分的研究, 转而全身心地投入无声影像的开发。
1889年, 为了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 爱迪生前往法国并在那里待了两个月。世博会上爱迪生看到了夏尔· 埃米尔· 雷诺的活动视镜和穿孔胶带, 以及德国 发明家奥托· 安许茨的电动快速视镜 , 这个盘状的投影装置和迈布里奇的发明很像,但它靠的是短暂的闪光来 凝固“ 放映的图像。在法国期间, 爱迪生还拜访了艾提安· 朱尔斯· 马莱, 并参观了他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架电影摄影机。这些发明中的许多元素都被爱迪生“信手拈来” ,写进了他1891年申请的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中。他后来还把这些技术应用到了他发明的有声活动电影机里。
爱迪生真正的功劳在于把这一系列发明(包括乔治· 伊斯曼发明的底片)进行重组 完善、 开发利用, 直至它们变成极具商业价值的一个整体。正是爱迪生的发明带来了电影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历史向来如此,拿大奖的往往是目光长远,能把各种技术进行组合、 开发并从中盈利的人, 辛苦做技术的人往往被搁在了一边。也许是担心大洋彼岸也有同样的发明, 爱迪生只给他的电影放映机申请了美国专利,而没敢申请—个世界专利。这恐怕是爱迪生在生意上犯下的唯一错误。
1897年乔治·梅里爱:早期魔术“ 电影
乔治· 梅里爱曾是一名受欢迎的魔术师, 经营着巴黎的罗伯-乌丁剧院。
1895年,梅里爱观看完卢米埃尔兄弟在他的剧院附近放映活动电影后, 便立刻办起了自己的电影秀场。卢米埃尔兄弟不愿意把设备卖给竞争对手, 梅里爱只好自己订做器材, 并在其他人的设计上对设备加以改进。梅里爱一开始制作的电影基本模仿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内容多是—些简单的风景和生活场景。
不久, 梅里爱开始添加各种魔术和表演, 并创造出那个时代最富想象力的原创电影。经历摄影机故障卡壳的梅里爱偶然发现了静帧动画的基本拍摄原理即在下—帧拍摄前先停掉摄影机, 然后移动或者调换拍摄对象。他在自己许多的 “魔术片” 中都使用到这— 手法,并从此引领科幻、奇幻、 恐怖片的类型片的发展。
1899年, 梅里爱制作的7分钟电影(灰姑娘〉已经使用到了 “多幕剧” 的手法讲述完整的故事,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叙事电影。他还发明了淡入、 淡出、 叠化等拍摄技巧, 并拍摄出早期粗糙的动画,比如让字母跳舞的场景。梅里爱最得意之作当属1902年的(月球之旅〉, 火箭—头扎进月球 ” 眼睛 的经典场景就出自此片。以今天的标准来看, 当时这部电影可算是风靡全球, 但受早年的盗版之害,这部电影并未给梅里爱带来多少经济收益。梅里爱的创作顶峰大概是在1899年至1902年之间。此后他又拍摄了数百部电影, 但他的创作才能严重衰减, 相比前期的作品, 这些后期的电影看起来索然无味。
大型电影公司的崛起把梅里爱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914年一战爆发, 梅里爱便关掉了自己的剧院。和在他之前的法国先驱雷诺—样, 面对昔日的辉煌不再, 梅里爱—个接一个地亲手销毁了自己的电影。20年代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兴起, 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发掘和评价梅里爱的作品, 却发现此时的他正在巴黎火车站的小摊上卖糖果和玩具。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名电影先驱,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梅里爱终究获得了世人的肯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