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后天带学校吗?”我问儿子,他说:“是的。”于是我一口气读到了70页。
这本书在17岁的时候读过了。但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只记得那句话: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好好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让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其他的故事情节都记不清楚了,好像从来没有看过。
这次儿子也在看这本书,我好奇的翻看了几页,好像遇见一个老朋友,又重新唤起了很久以前的记忆。这本书以及《家》《春》《秋》都是曾经让我非常触动的书。这次再一次触动了我。为了尽快看完,我甚至放弃了家务和午睡。
17岁,我还没有那么强的理解力,20年后,我的理解力加倍了情感也加倍了。对于这本书给我的震撼也排山倒海一般来了。我能深深体会到简妮特的残酷的童年生活,真的不比高尔基的《童年》里的童年好到哪里去。压抑而又不断觉醒的生长着,并不影响她成年后的优秀品质,坚毅果敢的性格塑造。书中出色的环境和心理刻画,很有画面感。
今天已经看到100多页,400多页预计四天看完。我似乎并不想尽快看完,它里面每一段描写语言都是那么简单,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形容词,留在心里的又是那么美好与非凡。这就是作家和普通作者的区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