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晕轮效应”正在让我们越来越“听不懂人话”!你,中招了么?

“晕轮效应”正在让我们越来越“听不懂人话”!你,中招了么?

作者: 进击的卤蛋1989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23:22 被阅读0次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沟通中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自诩公正、客观、理性的我们,都不会认为自身存在这样的问题。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不信我们回想下和爱人、子女、上下级沟通的场景。

有多少次对方还没有说完话,我们自认为已经听懂就开始打断?甚至会给出“想到了不说容易忘”的理由?

有多少次对方还没开口,我们就已经预判了对方可能说的内容。即便对方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我们都认为是转弯抹角的强行解释?

有多少次不管对方说得再多,我们只是听到了少数我们认为有用的内容,用不完整的片段脑补出并非对方本意的内容?

……

这些情况,是不是很像吵架时怎么解释都听不进去的女朋友?工作中怎么沟通都说不清楚的倔同事?或是,一不留神就开始“听不懂人话”的自己?

其实,“听懂人话”,远比我们认为的困难很多!

一、因为天生就有听力,让我们忽略了倾听有多重要!

佛教有一句话叫“六根不净”。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净。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就有耳朵和听力,使我们对这理所应当的馈赠少了些敬畏。正因为得到的太过容易,让我们开始“听”不到别人说话。

不耐烦的不听、没用的不听、废话不听、跟我想的不一样的不听……

我们越来越习惯听到自己想听的,对于别人想说的话,我们脑海里总会有个声音:“你别说了,我听懂了,还是让我来说吧!”

看起来插个话、主观一下、不耐烦一下,并不是什么要紧的大问题,事后道个歉就好了。

可回想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次,因为一次次“听不懂人话”,让本来一个很小的问题不断放大,上升到人格、尊重、原则性问题。

情侣因为一个消息没及时回复,上升到不爱了要分手;

夫妻因为一次饭碗没好好刷完,上升到不负责要离婚;

下属因为一个招呼没给予回应,上升到不尊重要离职。

正是因为不会倾听,导致误会在先入为主中逐渐放大,情绪在插话打断中不断发酵,沟通在自说自话中陷入僵局。

不会倾听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鲜有例外!

二、倾听是门沟通艺术,讲究“听、懂、人、话”

3月初,我偶然间参加了哥们组织的14天倾听训练营,原本抱着友情支持、当回韭菜的低预期,结果却有了意外收获。

通过学习了解到,倾听是分层次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习惯性处于第一层下载式倾听,也叫做关闭倾听,最大的特征就是先入为主、急于表达、习惯打断、好为人师。

因为我们天生就能听到声音,导致潜意识里就没有刻意认真地进行过倾听。

而真正有效地倾听,是要做到“听、懂、人、话”四个字,也就是要听完内容、听懂意思、听到情绪、听出意图。

听——听完内容。不管主观上多不认可,不管表达欲望多么强烈,先将对方表达的内容完整听完,不去选择性过滤。

懂——听懂意思。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看法,放下对方的身份标签、过往恩怨,专注于对方表达的内容本身,不作任何评判地解读对方话语。

人——听到情绪。不只是能听到对方的文字,更能通过对方的神态、语气、语调,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观察到细微的变化。

话——听出意图。能够通过听到完整的内容、含义、情绪,感受到对方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当然,“听懂人话”知易行难。特别是当我们抱着对“公平”的执念时,更容易产生“凭什么”的心里反弹。

Ta都这么过分了!凭什么要我听Ta的?凭什么要我有耐心?凭什么要我控制情绪?

上来就想100分肯定不容易,但是先迈出第一步,放空心态、认真听完,还是能够做到的。

神奇的是,一但开始改变,奇迹就会发生!

三、想要能够“听懂人话”,先要做到“空杯心态”

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老先生,分享过和她女儿之间的一次沟通过程。

有一年,他在刻意练习倾听,不管别人说什么,坚持做到不反对、不反驳。正是通过认真倾听,让他遇到了奇迹!

有一次,他要和女儿回大陆参加活动,由女儿负责订票。他女儿年纪不大,这个事情可能会出现纰漏,但为了锻炼女儿,还是让她去做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到机场后发现弄错了航站楼,还没跑到登机口飞机已经起飞了。

因为有了心理准备,父亲也没着急,就说等下一班飞机,等候的这段时间他们就在旁边喝咖啡。

女儿好奇为什么父亲不生气,她就问:“爸,你有没有觉得我经常这样?”

父亲说:“没有啊!这是第一次。”【没有直接发火批评,而是肯定对方、引导倾诉】

女儿说:“不,我经常这样!我发现这是我的问题,我经常会在一个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就会把它搞砸。”

父亲好奇地说:“真的么?有这样的情况么?”【没有急于评判,通过提问深度倾听】

女儿说:“是的,我每次看到好事快要发生的时候,都会在潜意识当中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小时候你和妈妈离婚,那时候我生活得很糟糕,我觉得自己不再被爱,就会在心理上排斥好事的发生。”

父亲马上道歉:“对不起,是我和你妈妈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给你造成了困扰,爸爸向你道歉。”【没有推卸责任,主动承认错误】

女儿说:“爸爸你知道么,我那时候说了很多伤你心的话,但是我今天觉得特别对不起你,所以我向你道歉。”

谈到最后的结果,是父女二人在机场抱头痛哭。

金先生在很多次演讲分享时感慨说:“任何一个编剧都编不出这样的剧情,这只能是上天的安排。”

当我们放空了心态,不再固执己见,不再急于评判,用心去倾听、去提问、去感受,奇迹就发生了!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


时至今日,我也很难做到每一次沟通都能有效倾听。

但是当我意识到问题后,开始有意识多听上一会儿、少打断一回,就已经开始向“听懂人话”迈进一步了!

【我是卤蛋,2021年,我要在自我成长方面投资10万块钱,精读100本书,学完100门课,更新100篇稿,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思考总结,做一个更有价值的“知识搬运工”。希望得到您的关注,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晕轮效应”正在让我们越来越“听不懂人话”!你,中招了么?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沟通中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自诩公正、客观、理...

  • 心理效应

    晕轮效应 晕轮,就是太阳和月亮周围的光晕,我们说的日晕、月晕就是这个。而晕轮效应,就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方的某...

  • 《形象影响力》学习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现象叫“晕轮效应”,那么,什么是晕轮效应呢? 晕轮效应指的就是在社交场合中,当一个人的外表充...

  • 如何让新公司领导喜欢我?

    解决这个问题,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等,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

  • 你知道晕轮效应吗

    ❤️恩惠心理说❤️早起阅读/写作 56/365晕轮效应 坚持做对的事,不管有多难,早上好 晕轮效应 ——你的个人...

  • 2017-09-20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魔鬼效应 投射效应 首因效应 刻板效应

  • 晕轮效应中原焦点团队杨小杰坚持分享第71天2020-10-27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

  •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

  • 晕轮效应

    没事儿整点心理保健操。 什么是晕轮效应?首先声明,这跟年轮没关系,跟晕圈更没关系。他是认知偏差的一种,是指当一个人...

  • 晕轮效应~

    【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和判断的深刻哲理故事。萧可 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面临实习找工作的阶段。 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晕轮效应”正在让我们越来越“听不懂人话”!你,中招了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cx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