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好比是食物,也分易消化的和难消化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合适不适合也不是绝对不变的,胃不好的就先吃易消化的,时间久了就能多吃一些难消化的了。读书好比是交朋友,谁都喜欢跟自己臭味相投的人交朋友,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和认可,跟与自己不同的人交朋友,能获得更大的锻炼和提高。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都知之甚微,又怎能轻易定义自己应该读什么书,应该跟什么人交朋友呢,既然如此,不如多读书、广交友。
《一掷千金的上帝》是提摩太·凯勒的畅销书之一,篇幅也不长,围绕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比喻来写(作者反复强调这个故事并不是简单在说浪子,但是因为圣经中有这个标记,所以只好先这么介绍)。
一掷千金——Prodigal:1.不计一切的花费;2.一掷千金地花费所有的。
作者用这个英文单词来形容小儿子浪子的“浪”的特点,而比喻中的父亲也是不计一切来欢迎悔改的儿子,我们的天父上帝也是花费极大的施恩在我们身上,所以作者起名为《一掷千金的上帝》。
说起浪子的故事,我们总是津津乐道父亲和小儿子之间的赦免与悔改,本书作者重点则把我们的眼光推及到大儿子身上,我想着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大儿子也是一名“浪”子。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儿子和小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容易辨识,而大儿子的形象往往隐藏地很深,却是真实地在伤害我们与神的关系。
两群听众——税吏和罪人VS法利赛人和文士
这个故事究竟是说给谁听的?税吏和罪人们在当时是被人所不齿的一群人,社会地位和威望一般,耶稣因为与他们一同坐下吃饭而被诟病,说他与罪人一起吃喝做朋友;法利赛人和文士严守信仰教条,在犹太人信仰上占据制高点,常以此自夸。我们作为听众又是哪一群人呢?耶稣的比喻是否是要支持某一方的观点?作者告诉我们耶稣他哪边都不站,要提醒双方在灵性中各自的问题。许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顽固悖逆的人,拼命地支取上帝的爱,去做自以为对的事情,然后又被提醒,看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悔改,我称之为小儿子模式。另一方面,在许多道德甚至是信仰方面,自己有所持守,进而进入法利赛人的圣洁模式,面对别人的软弱,时常加以评价和“惋惜”,当爱和接纳不足的时候,我称之为进入大儿子模式。
两个在罪中迷失的儿子
小儿子的迷失显而易见,提前要求分家产显出对父亲和家族的不尊重,最终因着盲目地挥霍而丧失了一切,沦落到一个恨不得跟猪抢食物的地步;大儿子在家里兢兢业业,似乎显出了顺服与能力,但是当父亲接纳悔改的小儿子时,他却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愤怒,他向父亲算账邀功,以自己的勤恳工作来否定父亲的原谅。两个儿子的表现都能够让我们一睹罪人的风采,我们大多能清晰地看到小儿子的问题,但是大儿子的问题我们时常视而不见,不是我们不想,也许是我们不能。究竟什么是罪,究竟是谁迷失了?两个儿子都没有最终父亲的权威,都在用自己方式逃离,他们只是利用父亲来达到自我中心的目的,而不是单单去爱、去享受和去服侍自己的父亲。“不论是违背上帝诫命,还是殷勤遵守诫命,都有可能是悖逆远离的人(书中P29)”。
大儿子的迷失的特点——愤怒、优越感、奴役、虚空感
“大儿子期待善行能有所回报,若是没有,就会感到困惑和愤怒(书中P44)”。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我们付出的比别人多,生活却比别人更加不如意,会因此产生为什么的疑问,在这样子的愤怒中我们会离正路越来越远。大儿子总是有足够的优越感,他可以无视他的弟弟,称他为“你这个儿子”。自义的心态让他们不易赦免别人,容易批评论断别人。当我们无法看到我们跟他人是同等的罪人,会犯一样的罪时,我们不能发自内心的包容对方,反而会瞧不起。大儿子把在父亲身边的服侍称为奴役,可见对待跟父亲的关系中,他不享受这样子的关系,也许一切所为只是为了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都会要求自己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人,但在这种过程中,我们是出于恐惧,出于私欲还是出于爱,当挑战来临时一切都能揭晓。大儿子会抱怨父亲从未给自己摆过宴席,可见他对父亲关系和爱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具体事物的表现,而不是内心里有足够和完全的确据。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会让我们拼命的抓取,想要填满内心的空虚,如果你抓的不是上帝,恐怕结局都是悲惨的。
我们需要什么
无论我们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亦或是都有,我们需要上帝的爱。不是儿子的悔改带来父亲的爱,而是父亲的慈爱,让儿子表达出悔改;父亲的爱同样给了大儿子,问题就在于大儿子是否接受父亲的爱,还是说要继续的敌对。我们还需要悔改,真正的悔改,不单单是对于某件事情做错了的悔改,更要对为什么会做错,其背后的理由而悔改。“我们必须学习为我们所有的罪行和义行之下的罪悔改——这罪就是我们想要做自己的救主和主宰。我们也必须承认自己把终极的盼望与信靠,寄托在上帝以外的东西上,而且在我们的罪行与义行上,我们都想要逃避上帝或操控上帝,以掌握住那些东西(书中P66-67)。”我们需要耶稣,耶稣就是我们的大哥,他不会像大儿子一样因为弟弟的犯错就指责远离,反而用尽一切去挽回他,付出了极大地代价,这也意味着小儿子的悔改代价是必然的,只是这代价是哥哥来代赎的。
警醒大儿子带来的问题
教会中也许潜伏着许多的大儿子,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来标榜自己的爱心,以自己的能力标榜自己的义,面对充满问题和软弱的肢体,给出的不是无尽的爱和怜悯,而是犀利的指责。一个没有爱的团契或者小组,会让参与的每一个人充满压力,我们的不完全决定了我们必然会犯错,在犯错之时,我们渴望的是指责、批评还是接纳。我们渴望的是什么,我们就应该给出什么。当然犯罪之人需要悔改,但是这是他与天父之间要处理的,我们作为弟兄姐妹,如何用爱心接纳,却又不失原则,这其中充满恩典和真理,需要圣灵亲自的指教我们。
上帝是一掷千金地、不计一切代价地挽回我们的上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