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气质是形成人格的“原料”之一,是人格的先天遗传部分。在新生婴儿中,也可以很快发现他们在气质上的差别。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之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8836/8ce15d57e3b97b39.jpg)
今天李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气质,为此布置了如下的作业:
1.什么是气质?一个人所讲的课与其气质类型有关吗?
2.谈谈您对这句鸡汤的理解:在一个人的气质里隐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这两个作业中,都出现了“气质”一词,但两者却有着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指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一个则是生活中的习惯用法。
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与生活中的“气质”不同,对两者所持的态度也应该不同。
先来了解心理学中的气质。气质是人格的一部分,什么是人格?什么是气质?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心理咨询师基础基础》第81页)
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人格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8836/feaaff86416210fa.jpg)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绪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绪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83页》)
在心理学中,气质是形成人格的“原料”之一,是人格的先天遗传部分。在新生婴儿中,也可以很快发现他们在气质上的差别。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之说。
至此,李老师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已经给出了答案,第二个作业的答案也不言自明。
“在一个人的气质里隐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句话中所说的气质,属于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用语。生活中所说的气质其实属于人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性格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才会有“腹有读书气自华”之说。
李老师在《爱的艺术》心理与生活精品课上教给我们一个提升气质的简单方法——慢。您想让自己更优雅吗?学着慢下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8836/4601b352ffd4957b.jpg)
心理学中,气质分为哪些类型呢?
2500多年前,古希腊医生、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黄胆汁、血液、黏液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都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黄胆汁对应于胆汁质,血液对应于多血质,黏液对应于黏液质,黑胆汁对应于抑郁质。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体质类型。
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构成了四种人格类型,正好和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吻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8836/12e6c1f8aec6b70c.jpg)
了解了心理学中的气质,我们也就知道应该对我们的气质类型持何态度了——认识、接受、发展。
认识自己
我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和艾森克的人格类型维度中,我大体找到了自己的气质类型,主要位于内倾和稳定的黏液质。
接受自己
既然气质类型属先天遗传,就应接受自己的本性。因为当我们的举止脱离本性时,会处于耗能状态,会浪费我们的精力。我天性内向,如果我在讲课或聚会时需要表现出外向的样子,身心都会累,此时我需要拿出一段时间来恢复。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明明是内向的性格,却一直展现出热情开朗的外向样子,长此以往,会造成内外不一致、身心不和谐的状况。
关注优势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在适应环境上都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消极的方面。如果我们能关注自己气质中的优势、发展自己气质中的优势,就能更好地做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8836/9b63cc8e5a8eafe9.jpg)
让我们认识“气质”,做好自己!
网友评论